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上周,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臺灣制鞋公會”)一行25人的經貿考察團,利用參展鞋博會之機,走訪了
臺資工廠管理遇困惑
臺灣制鞋公會理事、青出聯誼會會長吳坤正,已經是第三次來參加鞋博會。他告訴記者,其實現在不少臺灣的制鞋企業都在大陸開辦工廠,“在大陸的這些臺資廠里,我們也遇到很多管理上的問題,這次是帶著問題來交流的”。
“問一下這里有沒有WIFI,我們就在這里上上微博,不走了!”走進三六一度職工之家的員工電影院里,在非常舒服的座椅上一坐,宏凱鞋業總監王伯軒開玩笑地對大伙說道。
三六一度公司帶給他們的震撼遠遠不止一個電影院。考察團一行看到,寬敞的
來泉考察同行尋良策
在這次的考察團成員中,臺灣制鞋公會、青出聯誼會的會員占據了絕大部分,不少人的年齡都只有二三十歲,他們是臺灣的“創二代”,這樣的工作環境,讓他們艷羨不已。不少人開玩笑地對帶領參觀的三六一度副總侯朝輝表示:“你們招人嗎?我想來!”侯朝輝在交流時提到的95%的員工返廠率更讓不少臺灣同行頻頻點頭贊嘆。
“怎么管理現在的‘80后’、‘90后’員工?怎么更好地留住員工?我們很頭疼,也做了很多制度上的嘗試。這次來參觀泉州企業,就是想向泉州的同行學習一下如何更好地做好企業文化管理。”吳坤正說,像圖書館、閱讀室之類的設施,有些臺資企業也有,但規模不大,軟硬件條件都不夠好,還存在很大的改進提高空間。
“泉州的制鞋企業,已經從為員工提供物質等福利,提升到關注員工心理健康的層面,這點尤為不易。”臺灣制鞋公會名譽理事林昭杰說,這10多年來他經常和泉州制鞋同行一起交流,“我見證了泉州制鞋業這些年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以前,臺灣企業可能在不少方面**,但現在反過來,在很多方面,我們需要向泉州的企業學習了!”
感覺泉商思維更開闊
在木林森剛剛落成的總部大廈的產品展示區內,臺灣考察團看到了上千款的男、女
吳坤正則表示:“臺灣很多企業都是小而美,大陸的企業更多地追求大而全,各有各的優點,但懂得開拓并能夠把控好品牌的發展,這種精神無疑很值得學習。”
考察團成員不僅僅注意到了泉州企業在延伸產品線的拓展性思維,也對各企業的國際化步伐非常關注。“現在國際品牌正在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泉州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又有什么策略?”在三六一度,擔任青出聯誼會副會長一職的王伯軒就拋出了這個問題。
侯朝輝認為,三六一度的品牌發展從注重生產力、渠道力、影響力到目前致力于提升產品力,有著清晰的規劃。“目前大陸的鞋業市場還很大,我們會繼續拓展。但也有不少國際代理商聯系過我們,如果合作的模式可行,也會漸漸地走向這條路。”
各有所長擇題取經
考察團一行發現,泉州鞋企在產業升級方面的努力一點也不輸給臺灣同行。在恒泰鴻偉,董事長蘇文濱介紹,公司長期為國外女鞋做代工,“別人做的
在嘉泰鞋業,考察團看到了豐富多彩的塑膠從一條條流水線中“淌”了出來,并被運用制作到各類
考察團成員、六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郭俊宏說:“臺灣鞋業發展早,基礎比較扎實,但泉州企業懂得市場的方向在哪里,敢于主動地對企業做出升級換代的調整,這些都是我非常想學習的地方。”他透露,公司在東莞也設了廠,并且也已經進入電子商務,可是在品牌和市場方面缺乏經驗,這次就是想來“取經”的。
“生產管理的有些方面,臺資企業可能比大陸企業做得還要更精細,更到位。但是在升級戰略上,泉州企業的很多思路值得借鑒。”吳坤正表示,臺灣制鞋企業盡管比大陸發展得早,但目前很多還停留在做OEM(貼牌加工)上,錯過了做自主品牌、進軍大陸市場的機會,“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臺資企業如何升級換代,進一步發展也是擺在制鞋產業面前的課題,我們很需要跟泉州的企業多多交流,學習借鑒這邊的經驗和精神”。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