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近日,百麗國際發布2016業績盈利警告,預計2016年全年凈利潤有15-25%的跌幅。這是繼2015年凈利下跌38.4%后,連續第二個業績大幅下滑,也是集團上市十年來**次連續業績下滑。
事實上,百麗的衰退在去年公布的中期報告中便有跡可循,中報顯示,百麗中期盈利17.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7%,其中鞋類業務銷售收入下降12.7%。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8月,百麗集團在內地關閉了276家門店,相當于平均每天關店3家,曾經的“鞋王”已到了不得不靠關店止損的地步。要知道,百麗曾連續12年在中國女鞋銷售中居榜首,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的大商場里,百麗的鞋總是占據著顯眼位置,在二三線城市的中高檔商場處于壟斷地位。
只是無獨有偶,一直有“大眾鞋王”稱號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日前公布盈利警告新增內容顯示,預計集團2016年全年凈虧損在7.9億~8.4億港元,超過了此前預計的增幅約逾50%。與此同時,其經營虧損在7.86億港元至8.45億港元之間,去年同期為4.98億港元,虧損增幅約為58%至70%。一年便虧損了八個億,達芙妮陷入虧損“泥潭”。
百麗集團將結果其歸咎于鞋類業務持續疲弱,導致相關業務商譽減值,預期同時其他無形資產減值;另外,鞋類業務的收入、毛利潤及營業利潤均同比下滑。利潤下滑同時與集團2014年5月26日推行的管理層股份激勵計劃調整有關,相關費用在上一財年有較大增加。的確據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銷售增幅7.1%,連續第二年個位數增長。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表示,上述增幅主要由國際品牌及新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推動,中國本土品牌增幅僅3%,再撇除CPI的漲幅,實際數據不足2%。
然而本土女鞋品牌自身問題卻也無法忽視。**,無論是百麗還是達芙妮,都因品牌老化問題備受詬病。創新能力、設計能力較弱,無法跟上如今主流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速度。以百麗為例,曾經的百麗不管男鞋女鞋都是質優價廉的代名詞,款型新穎大方。然而這幾年價格越賣越貴,甚至超過很多國外品牌的價格,質量和款式卻有所退步。對于消費者來說,同等價格還不如去購買質量款式更好的國外品牌,打折時價格還比百麗優惠許多。女鞋價格雖是不菲,但款式設計總是老三樣。
其次,這兩個品牌都是依靠早期簡單粗暴的渠道擴張為著力點,產品無法完成迭代更新。百麗的百貨模式,并沒有基于自己的人群定位去甄選品牌,導致無法將商場銷售的信息有效及時地反饋給商家,加之近年來百貨商場遭遇寒冬期,造成銷售終端渠道的效率損失;而達芙妮依靠加盟方式完成資金積累,眾所周知,加盟模式鞭長莫及的弊端與生俱來,終端反饋亦成問題。
此外,網購海淘和歐美快銷時裝品牌的興起,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也讓女鞋品牌看到了新的增長點。然而傳統女鞋品牌卻普遍在電商這塊發力不足。百麗在電商方面的嘗試一直不如人意,百麗曾在2011年投資2億美元成立優購網,后者經歷了高管先后離職、發展遠遠未達到百麗預期。達芙妮集團建立了一套從公司戰略決策、資金支持、管理運營到激勵機制的整體策略,助力達芙妮“智能O2O系統”的全面發展升級,但達芙妮的財報顯示,電商板塊所占整體業務的比例并不高,業績的增長并不能抵消整體營業數據的下跌。線上的運營思路和結構框架與線下完全不一樣,品牌若只將電商視為清理庫存的一個渠道,不考慮和線下方面互動,則無法達到品牌推廣的預期效果。
自然這不是百麗或者達芙妮一家的問題。這種遭遇是國內大部分女鞋品牌、甚至包括傳統服裝實體企業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很多服裝品牌被迫轉型,卻又需要面對不轉型會死,轉型則面臨更大的風險的尷尬局面。業內普遍認為,與其擴張兼并,不如從產品自身上下工夫。一味地謀求轉型,不如結合自身優勢與資源配備狀況去深耕現有業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