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目前,王恒已經形成了“互聯網+布鞋產業+廉價流通”創業模式。
他依托淘寶、阿里巴巴等銷售平臺,每月賣出布鞋9萬多雙,年銷售額達到1200萬元,解決了很多鄉村制鞋廠賣鞋難的問題。
每月通過互聯網賣出布鞋9萬余雙
打開電腦,登錄阿里巴巴銷售平臺,點擊進入“望都縣東升制鞋廠”布鞋網店,客戶發來的40多條求購信息不停地閃爍,16名員工使用客服賬號,分別與客戶交流,然后確認下單,*后由專人負責配貨、打包、裝車……4月29日,筆者在望都縣小西堤村的東升制鞋廠見到26歲小伙王恒時,他正領著員工們在電腦前忙個不停。
望都是河北省**的制鞋大縣,目前,全縣擁有90多家鞋類生產企業和30多家制鞋配套企業,王恒的東升制鞋廠就是其中一家。該制鞋廠原本是王恒的父親創辦的一家小型鄉村企業,起初發展順利,但因產品滯銷,前幾年差點倒閉。2012年6月,王恒畢業回家,決定用自己所學知識,利用網絡銷售平臺解決滯銷問題。
“我大學所學專業是電子商務,對網絡銷售知識和技巧很熟悉,所以用互聯網賣布鞋很有優勢。”王恒很快在淘寶、阿里巴巴等網絡銷售平臺辦起網店,并招募了幾名村民,給他們上課,講解營銷技巧和網絡軟件使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這些村民基本掌握了網絡工具的使用,并能順利地通過網店進行銷售。
“以前我家廠子生意*好時,每月賣出156 0190 2607雙鞋。使用網絡平臺銷售后,僅僅過了一年,銷售量就達到了每月5萬雙,如今則穩定在每月9萬雙,年銷售額達到1200萬元。”王恒說,他們的布鞋已通過互聯網“走”向北京、浙江、山東、遼寧、吉林等地。為保證貨源,他目前正在擴建布鞋存儲倉庫,建成后每天可以存儲1萬雙布鞋。
由于自家鞋廠生產的鞋供不應求,他又和周邊的制鞋廠洽談,達成供貨協議:由這些廠負責供貨,東升制鞋廠營銷部負責網上銷售,然后雙方根據比例分成。此舉解決了貨源問題,讓很多鄉村制鞋企業成了東升制鞋廠的供貨商。
形成“互聯網+布鞋產業+廉價流通”創業模式
“對創業者來說,辛苦是必須的,但只顧辛苦而沒有瞄準方向、找準突破口,結局往往是失敗。”王恒在談到個人創業經歷時說。筆者了解到,王恒在上大學期間,曾有過一次互聯網創業經歷,由于自小和鞋打交道,所以他*初創業的項目是賣旅游鞋。當時一雙旅游鞋在店里賣150來元,他用500塊錢加盟了福建的一個旅游鞋網店,在網絡上對旅游鞋降價20元銷售,結果無人問津。
這次失敗讓他記憶深刻,甚至一提到鞋就渾身不舒服,但畢業回鄉尋找創業良機時,他卻不得不繼續關注鞋子。王恒告訴筆者,家鄉到處都是鞋廠,而且還有布鞋研發中心和制鞋產業園。“這種環境讓你不想在鞋上創業都難,可這么多廠在制鞋賣鞋,你怎么創業突圍?”
為此,王恒專門進行了調查,他發現盡管家鄉鞋廠很多,但銷售方式比較落后,依然采用實體店模式。“要想破除困境,就必須迎頭趕上互聯網銷售潮流,克服不懂互聯網銷售的短板。”王恒在認真調查后作出了總結。
有了突圍方向,還要找準突破口和盈利空間。“賣旅游鞋失敗,我覺得就是成本太高。任何產品,如果成本降不下來,想賺錢都很難。”王恒發現,望都縣是制鞋大縣,鞋的生產成本已經很低,所以在生產環節降成本不現實。而在銷售環節,由于使用的是互聯網,所以也無法再降成本。經過對流通渠道的詳細研究,2014年,王恒經過多輪談判,選擇加盟了匯通快遞,使一雙鞋的運費比以前便宜了兩塊錢。
“目前,我已經形成了‘互聯網+布鞋產業+廉價流通’創業模式,每月盈利近20萬元。”王恒說,不久前,他還專門為望都縣100多青年創業者開展免費的互聯網創業培訓,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實現自己創業夢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