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11月5日早上8點,平日車水馬龍的廣州站西鞋業商圈異常安靜,只有一幢用紅色幕布圍蔽的大樓傳出隆隆的電鉆聲。那里,聚集了50多家大大小小的女鞋生產企業,他們都是以出口俄羅斯為主的成都外貿型鞋廠。
“待會有個法國人過來看版。”王娜說,作為成都雙流某外貿鞋廠的總經理,這半年來王娜為了訂單四處奔波。
據了解,目前成都匯集鞋企1100余家,從業人員達到了30余萬人,年產皮鞋1.2億雙,高峰時年產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而其中70%-80%為出口型企業,大多以出口俄羅斯為主,是中國*大的成品女鞋采購地和貼牌女鞋采購地。
但在俄羅斯大力打擊灰色清關的背景下,鞋廠訂單大幅下滑超過一半。“成都鞋廠發展到今天,如果不在廣州建立出海的碼頭,在俄羅斯市場的轉型中,就會被淘汰。”成都市制鞋產業協會常務會長彭軍表示。
渠道求解
彭軍口中的“出海碼頭”指的是11月21日將在廣州正式運營的成都女鞋工廠出口訂貨中心。據了解,該中心由四川西部鞋都產業運營有限公司(下簡稱“西部鞋都公司”)和廣東新濠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進場的**條件是成都當地的外貿鞋企。
記者了解到,過去成都女鞋的出口方式主要是依賴北京、新疆等傳統邊貿口岸的中間商渠道,中間商以部分訂金賒入女鞋,然后轉手倒賣到俄羅斯獲取利差,平均每雙可以分得毛利的20%-25%,而鞋廠獲得的利潤僅僅為市場銷售價的2%。
今年3月,40余家成都鞋企首次以“中國女鞋之都”赴俄羅斯參加莫斯科國際鞋展,實現了200萬雙鞋的訂單,價值約3000萬美元。
“展會只是一時的救命稻草,建立長期的產銷渠道才是根本。”彭軍說。
成都市商務局局長郭啟舟在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盡管莫斯科鞋展上的簽單給成都鞋企帶來一定幫助,但“成都鞋企在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和接單能力,都有需要進一步推動的地方。”
“廣州是全國出口鞋的一個重要集散中心,這邊的機會應該會很多。”王娜表示,8月份從同行中了解到廣州將建立一個專門為成都鞋企打造的出口中心后,她便多次要求公司的設計團隊更加關注國際的設計潮流。
但彭軍也坦言,全國集散中心意味著競爭的加大,“不僅是廣州鞋,溫州鞋、泉州鞋都會往這邊來的。”同時,彭軍也指出,成都女鞋的主戰場還是在俄羅斯,“盡管受到灰色清關的重大打擊,整體市場下滑了,但成都的女鞋仍然占據了莫斯科市場份額的40%-50%。”
“灰色”擴張
事實上,成都鞋企十年的發展史上滿布“灰色”。
王娜的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就一直為國外的鞋企做貼牌生產,“剛開始的時候是我們接單,然后外包給外面的工廠來做,但后來我們發現外包往往質量不過關,于是我們就自己建廠了。”
2006年9月,王娜在雙流蛟龍工業港建立了自己的女鞋生產工廠,2007年產鞋7萬多雙,“那應該算是*好的時候了,去年由于金融海嘯我們的單稍微下降了,但也有6萬多雙的樣子。”王娜說。
但在王娜看來,更大的打擊是來自俄羅斯方面對灰色清關的打擊。
今年6月29日,俄方進一步加大對“灰色清關”的嚴厲打擊,對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采取無限期關閉,10余家外銷鞋企貨物被扣,經濟損失高達1億元人民幣。
“過去俄羅斯打擊灰色清關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它不是持續性的,因此我們的工廠存有僥幸心理。但這次俄羅斯是從源頭開始抓,它把非法經營的市場給關閉了,市場關閉了就意味著交易的平臺失去了。”彭軍對記者表示,原有的對俄貿易物流體系已經全面瓦解,多數外銷工廠的訂單生產都不得不被迫中止,部分企業甚至面臨貨物已生產卻無法順利交貨的窘境,涉及成都鞋企逾300余家,初步估計累積損失至少超過一億美元。
王娜也對記者表示,今年其公司接到的訂單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大概兩三萬雙,客戶(中間商)的資金回籠不了,不敢多做。”
彭軍表示,現在由于要走白色清關程序,關稅增加了百分之十幾到二十,所以俄羅斯市場萎縮了將近一半,“過去是走私行為,價格低廉,但走白色清關的人還是會跟鞋廠下單的,只是這個單量不能支撐我們龐大的軀體,我們要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外貿渠道。”
“地區專營、工廠直銷,通過大力開展訂單貿易,形成‘以廣州為展示窗口、以莫斯科為出口終端、以成都為生產基地’的產銷模式,*終有效規范成都鞋業的出口渠道。”潘宏偉認為借道廣州的市場模式將成為成都女鞋乃至于成都所有出口型鞋企的未來轉型方向。
但王娜對記者表示,目前其公司還是會以維持舊客戶為主的,“畢竟那一塊的量也不少”。
“當市場在轉型的時候,工廠和中間商都要適應它。于是中間商變成服務商,中間商從過去靠利差生存的企業變成服務型企業。”彭軍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