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走到盡頭,企業要么升級,要么轉型,要么轉移
在往年這個時候,科迪斯(香港)鞋業有限公司總裁王偉還是挺樂觀的,他認為自己給的工資高,招工并太難。然而今年,他不得不承認,招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民工荒”真的在敲門了。
“更為可怕的是,到了訂單旺季,好不容易招到工人,但工人的流動性非常大,有些工廠**天招到200人,第二天上班時只有156 0190 2607人去了,第三天就只剩下90人了。”深圳市觀瀾寶德玩具廠負責人薛小偉對《**財經日報》記者說,現在的工人,很難像以前一樣多年固定在一個崗位上,往往干了幾天就跑掉了。
多年來,中國的勞動力供給已經從過剩走向結構性緊缺,勞動力成本上升成為必然趨勢。“中國制造”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國還有優勢嗎?
為應對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不少企業已開始轉型。薛小偉就嘆息道,目前他在做的就是推動工廠的機械化水平,用來替代人力。
機器替代勞動力
薛小偉說,這幾年,工廠的機械化水平提高了20%~30%,也就是說原本要用10個人,現在省了3個人。“原來我們實行的是時工制,現在變為計件工制度,目的就是提高工人的積*性。又比如打螺絲,以前是要工人用手一個一個擰上去,現在用機器四個螺絲一起打。”薛小偉說。
汕頭偉達玩具廠老板沈達表示,現在對于工人工傷的賠償高昂,企業*害怕工人發生工傷,一些危險的環節,比如注塑機之類,干脆就裝了機械手,不再使用人手。速度還比人手快。
然而,并非所有環節都能采用機械,王偉說,像他這種制鞋企業就很難再提高機械化水平,畢竟,大部分環節還是需要人的雙手,所以,還是要招到足夠的人。
廣東省社科院珠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告訴本報記者,他在珠三角調查的過程當中,也發現行業內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已經購置各種設備,用來減少對人力的依賴,或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提高效率。
除了降低勞動力使用量,沈達說,裝了機械手之后,生產線的不確定性會降低很多,比如說不合格率、工傷或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延誤等,品質比用人力要來得穩定。
在這點上,以生產廉價汽車起家的吉利汽車的轉型很典型。吉利起家的幾款車型主要是采用人海戰術,大量采用人力替代自動化設備。李書福曾說:“我專門去參觀生產勞斯萊斯的工廠,有好多手工作坊式的東西,手工制造在中國生產*合適。”
然而隨著吉利汽車努力擺脫廉價車的印象,生產線上自動化設備越來越多。在吉利汽車濟南新基地,引進了瑞典ABB的機器人、奔馳供應商的電泳池懸鏈等先進的生產設備。帝豪EC8沖壓車間幾乎看不到工人。
這種轉型,既有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因素,但更主要還是從生產工藝上考慮。
要么轉型,要么轉移
上世紀90年代初,有數據顯示當時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大概在1億~2 億之間,此后逐步在降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蔡昉等一項基于2005 年的數據測算顯示:中國農村可轉移勞動力只有4357萬。
與此同時,隨著中西部地區的迅速崛起,吸納了不少本地的剩余勞動力,使得農村剩余勞動力向東部沿海轉移進入瓶頸狀態。
用工緊缺的一個直接后果是工資的上漲。以廣東省為例,該省1994年就開始建立*低工資保障制度,到今年*新一次上調*低工資標準,先后調整了10次*低工資標準,而*低工資標準能惠及的主要就是農民工群體。 [next]
廣州2006年上半年的*低工資標準為684元,今年3月份之后將會達到1300元,5年幾乎翻了一倍,與GDP增速不相伯仲。而同期,2006年廣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1元,2010年為30659元,4年僅增54%,遠低于GDP增幅。
另一項數據顯示:2005年與2009年相比,外出農民工月平均收入由872元提高到1417元,年均增長12.9%。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工資漲幅加快,與東部工資差距明顯縮小。
“勞動力成本上升迫使企業改進傳統的生產工藝,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這種趨勢在未來將越來越明顯。”成建三說,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已經走到盡頭了,企業若想生存,要么升級,要么轉型,要么轉移,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制造業結構也在朝著更高端的方向邁進。
事實上,根據日本等地區的歷史經驗,正是在勞動力成本上升比較明顯的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日本各產業加速了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進程。
工廠開到工人家門口
但薛小偉也指出,當工廠將機械化提高到一定程度,再往上升,成本就會大幅增加,相應的,產品的價格就要大幅提升,比如全自動電腦繡花的紡織品,其價格也比手工要貴得多,勞動力本來就是中國的優勢,這樣的話,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勢就沒有了。
為維持低成本勞動力,不少企業選擇內遷。
王偉說,他剛剛在重慶開了一家新的工廠。“我此前曾在廠里做一個調查,發現工人大部分來自四川、重慶和河南一帶,所以我干脆就要工廠開在工人的家門口了。”
而重慶的工廠招工情況與東莞工廠恰恰相反,王偉說,重慶工廠前幾天開工,招工情況非常好,事實上,在工廠還沒有開始招工之前,就有200多人前來咨詢,而且都是做了多年的熟練工,他們原本是要回到沿海一帶打工的,現在正好可以在家門口就業了。
在工資方面,重慶工廠的工資比東莞要低300~400元,相當于東莞前年的工資,“但他們已經很高興了。”王偉說,東莞的工廠還要再觀察兩年,如果到時招工情況更加嚴峻,成本增加得更厲害,就把東莞的工廠關掉,把產能全部轉移到重慶,只要總部留在東莞。
事實上,隨著“民工荒”及不斷趨高的勞動力成本,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向內陸地區等成本洼地梯度轉移,從而形成了內陸地區再現東部沿海此前的興盛場面。在各地方的“十二五”規劃中,東部沿海城市小心制定著個位數的經濟增長指標,而西部地區早已放開來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