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中國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全球*大鞋業“生產中心”和“銷售中心”,為世界鞋業的發展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如今轉變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給中國鞋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的機遇。
創新環保技術:走綠色之路
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李玉中指出:“目前,我國制鞋業環境保護技術是成熟的,已經有很多清潔生產的應用。當然,技術上還要不斷創新,關鍵是要堅持治理、強化管理,現在我們需要克服的主要問題是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問題。” 李玉中表示,我國制鞋和制革業的現狀是產能巨大但核心技術缺乏,企業數量多但大型企業少,代工生產多而自主品牌少。這導致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利潤率偏低,加之管理部門的監管不到位,一些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制鞋企業尤其是制革企業生產工藝落后,耗材多、污染大。“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解決污染問題,只是解決了行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但行業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提高核心競爭力、發展循環經濟,同時要打造自主品牌、拓展營銷網絡、構筑企業文化。”
很多企業認識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利益*大化”的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必須轉向“積*保護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奧康集團紅火鳥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周威說,如果鞋企不注重環境保護,不僅會對環境帶來巨大的危害,同時也不利于自身的發展。周威說,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鞋企要盡量使用環保材料,引入先進的設備技術,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在提高生產效率,發展循環經濟的同時,制造出環保、健康、科技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并盡可能減少能源消耗和資源浪費。在生產之后,鞋企還需要通過空氣除塵,特別是采取煙塵脫硫和污水處理等措施清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和污染物,進一步凈化生產環境。
研發制鞋技術:走品牌之路
近幾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加大了制鞋技術方面的公共投入。2009年底,浙江省溫州鞋類科技實驗室在溫州高新技術產業園落成,該實驗室現有科研場地156 0190 2607平方米,科研人員38名,由鞋類科技展示廳、個性化鞋類研發中心、鞋類產品中試間等組成。溫州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告訴記者,作為鞋革行業的專業實驗室,該實驗室著力從舒適性、安全性、環保性、專業性四方面研究鞋類產品,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目前其研究的“高跟舒適女鞋”項目已產業化,產品每年近200萬雙,全年增加利稅收入3000萬元。 謝榕芳還透露,已有越來越多的鞋企認識到,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不能再走低層次以量取勝的老路,必須以技術進步占領制高點。
目前,福建省晉江市實力較強的鞋企紛紛加大了技術研發的投入,安踏(中國)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已被認定為***技術中心,5家鞋類企業研發中心被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4家鞋類企業研發中心被認定為泉州市級技術中心,全市制鞋業依靠自主研發,目前共掌控了鞋業生產2000多種核心技術、擁有189項專利。
李玉中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我國很多鞋企以貼牌生產為主,自主品牌少,大量利潤為國外大品牌所得。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鞋企已經逐漸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開始重視通過品牌宣傳、廣告運營,在國內市場建立、培育和發展自己的品牌和建立市場行銷管道,更好地拓展國內市場。”目前,以運動鞋品牌為代表的國內鞋企已經占有相當市場,正在向全球品牌邁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