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在全行業清庫存的大風浪中度過了兩年嚴寒期的體育用品業,如今迎來了拐點后的新征程。“我已經聞到了春天的氣息。”福建省制鞋工業協會會長許志華表示,多家有代表性的體育品牌2014年第二季度訂單額實現了同比增長,這是一個行業整體復蘇的信號。“品牌提升,渠道升級和產品研發創新,將是拉動中國體育品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增長的三駕馬車。”他說。
看過去
兩年低潮期
整改終端去庫存
記者走進許志華的辦公室看到,大廳內“舍得”二字的墨跡特別顯眼—經歷了兩年行業下滑的低潮期,經歷了對零售渠道進行一系列去舊除弊的 “斷腕式”調整后,他對這兩個字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在回答行業低谷的問題時,他顯得很淡定,“其實2012年至今全球的整體大環境都不好,很多傳統行業都出現了虧損。去年大多數體育品牌還是在賺錢的,只是相比以往的高峰期賺得少了”。
“如果人生有四季的話,我人生四十歲以前都是春天”,這是去年電影《一代宗師》里葉問的一句臺詞,用在2012年以前的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似乎也挺合適。2012年之前,國內的體育品牌可以說“一直都是春天”,門店數量、業績、凈利潤幾乎每年都處于上升與擴張階段。但自2012年起,這種高速擴張的步伐戛然而止,零售渠道遭遇了首次收縮。安踏、匹克、特步、361°、李寧及中國動向這六家代表國內體育用品風向標的港股上市企業,年度業績及凈利均出現大幅下滑,原來的行業老大李寧更是出現嚴重虧損,眾體育品牌上演了集體關店的噩夢,零售渠道關店收縮,打折清庫存成了那個時期的共同舉措。公開數據顯示,這六家港股上市公司在過去的兩年關店總數超過6000家。
“這兩年確實是全行業遭遇的嚴寒期。” 許志華對記者說,過去,行業對增長的預測太高,以為這種增長存有慣性,沒有控制擴張速度和訂貨規模,庫存就這樣產生了。他認為,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總會有浪高浪低、潮起潮落的時候。浪高時大家看起來都很好,只有浪低時,各種不足與缺點才會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這帶給企業重新審視形勢、認清自我的機會,而行業出現低潮會加速淘汰體質弱的二三線品牌,從長遠來看,這未必是一件壞事。企業可以借此機會發現問題,對一些低效或者形象不好的店進行整改或者淘汰,實現精細化管理。
看現在
訂單量回暖
渠道梳理見成效
許志華認為,通過兩年時間的調整,國內的鞋服行業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是優勢品牌的庫存和渠道梳理已經基本完成,運營趨于良性。其次是市場的調整促進了鞋服行業運營模式的升級,即企業經營理念從傳統的批發型向零售型轉型,訂單模式從重期貨到期貨與快速補貨并舉,市場拓展從追求店面規模向追求單店效益轉變。另外是一些品牌定位模糊、營銷資源匱乏、管理效率低下、產品缺乏競爭力的公司逐漸淡出市場。
在許志華看來,通過一系列的調整,處于寒冬中的中國體育用品市場迎來了一股暖流。這種復蘇跡象從去年的第三季度就已經初現端倪。以匹克2014年第二季度訂貨會數據及2013年第三季度銷售統計報告為例,訂單和同店銷售額均實現增長,主要得益于過去兩年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包括戰略聚焦、渠道細分、產品和研發的升級等,而安踏、七匹狼等鞋服品牌2014年第二季度訂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出現了溫和復蘇。許志華相信,今年將是體育用品行業的復蘇之年。隨著政府推動的新一輪改革的深入,以及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等相關政策細節的推出,以及人均GDP的增加,中國鞋服市場會進一步擴大。
看未來
擁抱新模式
開創多元新格局
談及這個行業的未來幾年發展,許志華認為主要將面臨兩大課題的挑戰。一個是如何主動迎接電商時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整合,另一個就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更加明顯的大背景下,如何主動迎接企業全面國際化的挑戰。
對于近年來日益熱門的電子商務,許志華認為,任何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新的商業思維的出現,都會帶來行業的變革。“不僅僅是鞋服行業,幾乎所有的傳統行業都會面臨這樣的挑戰。但是,挑戰和機遇總是并存的,對于鞋服行業來說,誰能**擁抱新模式,運用新思維,創造新技術,就不會掉隊,甚至會迎來新的飛躍。”他說,電商和傳統實體店銷售模式各有利弊,目前的電商依靠低價的策略不會持續太長久,任何公司不能盈利就無法生存。未來的趨勢將是電商和實體店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也就是很多鞋服企業正在探索的O2O模式。未來行業資源將會向優勢品牌集中,市場趨于細分,線上線下渠道趨于融合,甚至會崛起一些電商鞋服品牌。
在他看來,國內體育品牌將更加主動迎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挑戰,“除了走出去,還要引進來”。國際化不僅是將品牌推廣到海外,搶奪國際高端賽事資源,還包括把產品推出去,同時加大與海外商業資源以及營銷與研發設計資源的整合。此外,全球接近80%的國家還缺少自主品牌,這對于中國品牌來說,機會還很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