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保護措施層出不窮
不利形勢倒逼鞋企轉型升級
“隨著次貸危機、歐債危機升級,國際上針對我國國內鞋類的各種貿易壁壘并沒有間歇。當前,溫嶺市鞋企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持續高位運行,美元、歐元匯率持續走低,企業利潤被不斷壓縮。與此同時,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歐美市場不斷提高技術壁壘,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也頻發貿易保護措施,鞋類出口門檻被進一步抬升。”溫嶺市鞋革商會秘書長潘克誠說。
鞋類出口告別持續增長態勢
“歐盟是臺州鞋出口**大市場,該市場需求明顯縮減對臺州鞋出口將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歐盟、墨西哥、埃及等相繼出臺了有關貿易保護措施,這讓臺州鞋類出口企業倍感壓力。” 臺州寶利特鞋業有限公司一負責人說道。
據臺州海關部門統計,今年1~4月,臺州出口鞋8279萬雙,比去年同期減少8.1%;出口下降幅度*大的是歐盟市場,前4個月對歐盟出口3278萬美元,下降了29.3%。
臺州鞋企受內外雙重擠壓,鞋類產品出口已告別近年來的持續增長態勢。
生產成本增加擠壓鞋企利潤
據了解,臺州鞋類主要出口北美、歐洲、中東、非洲等市場,而目前,歐美經濟動蕩不安,非洲國家硝煙四起,全球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對臺州鞋類出口造成直接沖擊。
溫嶺市橫峰街道的一家鞋類出口企業,原先在東歐市場每天可賣出鞋子2000箱(每箱24雙),而現在每天銷量下降了83%。該公司設在烏克蘭的專賣店,每月營業額也由15萬美元直線下降至2萬美元,降幅為86.7%。
溫嶺市鞋革商會*近的一項調查表明,今年以來,國內的通脹壓力令鞋企生產成本大幅上升。
近年,溫嶺鞋業的工人工資每年均以15%以上的幅度上漲,再加上因改善用工環境付出的成本,生產成本大約增加了20%。
另一方面,企業向銀行貸款難度越來越大,繼而轉向了高風險、高利息的民間借貸,財務成本成倍增加。此外,加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擠壓,企業利潤越來越薄。
形勢倒逼鞋企轉型升級
記者了解到,目前,溫嶺市共有6000多家鞋企,其中92%是小企業,市場結構單一,資金周轉困難,抗風險能力差,導致大量企業關門停產,行業洗牌速度加快。
“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越來越快,物價水平不斷提升,企業感到了****的壓力。一邊是企業訂單流失,一邊是成本直線上升,都嚴重導致企業利潤率急劇下滑,速度之快令我們鞋類企業措手不及。”臺州斯美特鞋業有限公司施保富說,“我公司今年前4個月出口額400萬美元,同比增長35.5%,但下半年的出口趨勢還很不好說。”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經濟形勢下,各鞋企應從自身發展現狀去挖掘新的市場,大品牌企業需更加了解市場,進一步鞏固企業品牌,樹立起鮮明的品牌旗幟,小品牌需繼續推廣品牌,實現以點帶面的戰略布局。
記者了解到,不少有遠見的外貿鞋服企業已紛紛在硬件和軟件上未雨綢繆,利用人民幣升值的契機進行設備改造和升級,以此降低成本,提高產能和產品質量來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