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上訴歐盟反傾銷的4家制鞋企業今天在京舉行情況通報會,為奧康、泰馬、金履、新生港元4家鞋企代理本案的律師蒲凌塵表示,“歐盟法院已經正式受理中國制鞋企業的訴訟請求,總的時間預計在兩年左右。”他同時透露,從歐盟那邊傳來的消息表示,目前共有9家企業參與了反傾銷應訴,“遺憾的是目前我們不知道另外5家企業的具體名稱。”
跨國訴訟預計兩年時間
蒲凌塵本月7日剛從比利時回國。據他介紹,去年12月29日,訴訟材料已經全部遞交到了位于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歐盟法院。按照法律程序,雙方會有兩輪書面答辯,歐盟可能會作為第三方支持歐盟理事會,接下來還會進行口頭答辯,全部程序預計在兩年內完成。
從2006年10月7日開始,歐盟對中國的皮鞋課以為期兩年、高達16.5%的反傾銷稅,其中金履鞋業1家因獲得市場經濟待遇,被征收9.7%的反傾銷稅。此后,盡管其他上千家中國鞋企放棄翻盤機會,仍有奧康等少數幾家制鞋企業相繼決定上訴,狀告歐盟征收中國制鞋企業16.5%的反傾銷稅不符合歐盟的相關法律。
出席通報會的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表示,此前連集團內部員工都對此次上訴提出過質疑,“他們說,歐盟征收反傾銷稅只有兩年的時間,打官司也得做好兩年的準備,說不定官司還沒打完,征稅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他提醒,必須將眼光放得更長遠點,“如果中國制鞋企業一味忍讓,兩年之后可能會面臨更高額度的反傾銷稅。”
出席發布會的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蘇超英對奧康等企業的上訴行動表示堅決支持,“這些做法都是積*而理性的,反傾銷躲是躲不掉的,光有不滿也是沒有用的。”
呼吁中國制鞋企業聯合
在今天的情況通報會上,4家制鞋企業還發表了“中國鞋企應對貿易壁壘聯合宣言”,宣言稱,中國制鞋企業應共同參與到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爭取自身合法權益的行動中來。
“反傾銷訴訟應由‘單兵突擊’轉向‘協同作戰’,希望更多的國內同行站出來。”泰馬鞋業董事長廖躍表示。而現實的情況是,截至目前,受反傾銷影響的1200多家中國涉案企業中,只有9家提出訴訟,而除了奧康等4家企業,目前尚沒有其他5家企業的具體資料。
“我們掌握的情況是,除了兩家溫州鞋企,其余的企業都是廣東沿海一帶的企業,但是目前還不知道這5家企業是誰,我們也希望他們和其他沒有應訴的企業都能夠加入這個陣營。”王振滔說。
據了解,針對此次訴訟,每家企業的應訴成本都在幾百萬左右。而王振滔透露,如果中國制鞋企業希望就反傾銷案在歐盟進行游說,成本會更大,“僅憑幾家企業的能力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我們呼吁其他制鞋企業加入。”
不僅僅是代表制鞋行業
由于本次中國鞋企訴訟的時間預計在兩年左右,對16.5%的反傾銷稅終裁結果也許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幫助作用。對于本次訴訟的意義,蒲凌塵坦言,“案件的*終結果不僅僅涉及少數幾家應訴企業,甚至對整個鞋行業,以及其他行業都有借鑒意義。”
蒲凌塵表示,本次訴訟主要是對歐盟反傾銷措施終裁裁定公布后尋求司法程序復議。“不是對反傾銷終裁的對抗和指責,而是究竟應該如何使用和解讀歐盟反傾銷的法律條款。”
值得注意的是,奧康和泰馬都是本次歐盟委員會反傾銷調查中的非抽樣企業,“我們還希望明確對非抽樣企業市場經濟地位如何判定的問題,因為將來無論哪個行業面對反傾銷調查,都有可能碰到這個問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