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中國皮革網訊(記者李芳)由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許尚忠、劉強德、趙航、程瑪麗聯合撰寫的《2013年中國肉牛產業形勢分析及2014年發展預測》報告強調,養牛業需依托大數據促進牛業信息化建設轉型升級。
大數據是指在社會生產生活及管理服務過程中,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采集、傳輸、匯總而形成的,超過傳統數據系統處理能力的數據。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速度快、類型多等特點。
大數據的核心就是預測,牛業產品大多是鮮活產品,準確的預測更為重要。在下面的幾組數據中,讀者能夠很直觀地觀測到產業發展現狀。
圖1 2009-2012年末全國肉牛存欄總數變化
2012年我國肉牛存欄總數為6678萬頭,較2011年增長31.6萬頭,同比增長0.4%,比2010年減少0.9%(見圖1)。
表1 2012年末全國各地區肉牛存欄數前10名排序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2年肉牛存欄數位于前十的省份排名相對穩定,但多個地區出現數量下滑,下滑*明顯的三個地區為河南(10.2萬頭)、西藏(10.9萬頭)和四川(12.6萬頭)。山東數量增長*多(9.5萬頭),歷時兩年重返前十行列。云南實現存欄數三連增,連續第三年位居榜首。云南肉牛業潛力巨大,蓄勢待發,為“南方肉?!北燃纭氨狈饺馀!焙汀爸性馀!碧峁└嗫赡?。
圖2 2009-2012年末全國肉牛出欄總數變化
2012年我國肉牛出欄總數為4761萬頭,較2011年增加90.3萬頭(見圖2),同比增長1.9%。
表2 2012年全國各地區肉牛出欄數前10名排序
表2顯示,2012年肉牛出欄數前十名地區中僅河南省的肉牛出欄數下降,較2011年減少10.4萬頭,其他省出欄數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說明我國牛肉的需求量逐漸增大。
報告指出,相對于大數據時代的洶涌大潮,我國養牛業信息化整體發展水平比較落后,各地區發展參差不齊,行業管理者對于牛業在生產、管理、產品流通等方面產生的大量信息和數據沒有有效地、系統地、比較完整地采集。對于已有的牛業數據缺乏有效的挖掘和分析,更不能對整個養牛行業發展做出比較科學準確的預測,以至于雖然各地區肉牛及相關行業資源豐富,但由于信息對接不暢,難以在*恰當的時機有效整合與利用。
報告建議,牛業相關行業協會應逐步引入大數據理念,著手于擴大行業信息數據采集量,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精細化分類整理,進而實現有效信息資源的儲備、加工及平等嫁接,再利用公眾平臺加強協會與企業,企業之間的互動性,激活企業之間的聯絡與合作。
如借助先進的IT手段及會展平臺完成數據積累及粗略分類,再通過后期的服務,利用IT手段對與牛業相關的數據源做行為學分析,收集更加精細深入的數據。增強行業資源協作能力與牛業市場預測判斷能力,實時更新牛業生產技術,及時提出牛業生態預警、產品質量安全預警、有效防治疾病等,真正以牛業信息化助推牛業生產現代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線上銷售美了鞋企》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