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高層論壇于2005年8月21日-22日在天津市召開,論壇發布了2005中國企業、制造業、服務業500強。21日上午的主題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衛平介紹了全球化視野下中國大企業的成長。
黃衛平表示,從現實角度來講,萬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常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同時,我還想說一句,也就是說在今天這樣一個很實在的情況下,美國的今天不可能是中國的明天。美國企業的今天也**不是中國企業的明天。為什么?因為大企業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間,有它的內有條件,有它的外部環境。在內部條件,我們總是在這兒講所謂核心競爭力,我在這兒說幾句。對于外部環境來講,可能沒有一個企業能夠逃得脫經濟全球化對你的掌控。技術創新是肯定的,組織創新也離不開。在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間,世界經濟的巨大組織,比如WTO、MMF全球156 0190 2607多個經濟體,真正在全球化受益超不過20家,而**受益的超不過兩家:發達國家*受益的美國和發展中國家*受益的中國。
我在機場看到一本雜志,題目是四小龍變成四小貓了。也就是說在中國這條巨龍的擠壓之下,四小龍不存在了,四小虎變成貓了。WTO給我們這樣一個說法,只有中美是整個全球化*大的受益者。
什么叫全球化?市場的統一、普遍規則的出現。只有這二者統一才能形成今天有序的經濟全球化過程。無序的、漫無目標的全球化沒有更多的意義。所以市場統一加上普遍規則的出現,這對我們中國特別有意義,對世界經濟也有意義。為什么在中國有意義?原因完完全全取決于小平同志給我們開拓的改革開放。我自己的開發可能不正確,也就是自達中國走上改革開放不歸路的時候,我們就由挑戰世界經濟游戲的規則變成遵循世界經濟游戲的規則。對我們來講,究竟是挑戰世界經濟游戲規則更為有利還是遵循世界經濟游戲規則更為獲利?我想這個問題不是太大。正是因為世界經濟本身在發展,經濟全球化在深化,于是在這個地球上出現了全新的格局性的東西。
從某種角度講,今天本身全球生產的價值鏈在不斷的被拉長,原本由一個工廠完成的事情,現在甚至都不由一個國家全管。而是把這些生產的價值鏈獨立出來散布到全世界,可以在全球組合資源,形成整個價值鏈的體系。作為中國來講,拿下全部的價值鏈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切入一個環節,把它拿到手里,做大甚至做強,完全是可能的。我自己的想法,中國發展這么快,它并不是把所有的價值鏈都拿到手里,而恰恰是全球價值鏈的拉長,我找到了幾個突破點,進去把它拿下來,就有今天的局面了。所以這給了我們機會,不能不去抓住它發展中國家從事加工和組裝,發達國家從事于產品標準的制定、關鍵技術、核心業務的掌握,當然產品*終價值的全球實現。存在就是合理的,你沒有辦法把全球價值鏈捏在手里的時候,只是坐在那里空談,我想真金白銀不會進到我們手里。而中國人恰恰就是找到了合適的價值鏈,切入進去以后,把它做大,甚至某種角度把它做強,這樣就形成了中國今天的局面。同時伴隨著各個環節產生的服務業,也不可能在某國存在,而是在各個國家。在這種情況下又給我們一個機會,不僅僅是造,而且圍繞著造的服務業也可以拿到手里,我想這當然是我們今天的基本情況。而今天這個基本情況恰恰遵循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規則,而不是挑戰它、打破它。
世界產業界的警語。比如丹麥的**?好多人不知道丹麥有什么**,頂多男同志知道嘉士伯。在晚間吃飯的時候,那位教授跟我說,我們有一種說法,什么東西千萬不要教會中國人生產。第二句話是一旦中國人生產,你千萬別生產。你跟中國人拼,死定了。我并不希望產生這種面對面的碰撞,就是說我必須踩著伙伴的尸體向前進,這不是今天中國人應該有的。
我們講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什么意思?不是面對面的碰,把競爭對手打倒。而是肩并肩的行進,我比你快兩步夠了。所以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重要的是要學會和這個世界相處,學會雙贏、學會多贏、學會共贏。我去浙江的時候,跟他們探討一個問題,為什么西班牙這么一個城市把我們的鞋燒了。整個鞋的價值鏈,生產是你,出口是你的,在歐洲進口中國鞋的還是中國人,在歐洲零售中國鞋的還是中國人,你一點不給人家吃飯的時候,這叫不會與人家共舞,結果肯定是被燒。你把一個環節留給它。美國的制鞋業徹底讓咱們給弄垮了。美國每進口100雙鞋,其中97雙來自中國。為什么沒有被燒?就是因為美國的制鞋工人變成了賣鞋的,所以美國的這個行業“安樂死”了。
上游是信息整合、產品創造,關鍵零部件生產以及模塊形成,這是附加價值。下游是銷售、售后服務,高附加價值。原來有品牌的價值在里面,顯然是高。與過去亞洲四小龍相比,有這樣一個說法,不一定對。我們今天往這兒一坐,把亞洲四小龍逼得沒有辦法,香港、新加坡往下走,韓國、臺灣往上游走,而中國既可以往上游發展,又可以往下游去發展。如果你既往上游發展,又往下游發展,怎么給別人一條生路?確實得研究研究,總不能讓他們跳海吧。我們的優勢從目前來看,大概不太能移動。一方面它來了,另一方面有可能使我們產生相應的惰性。
在這樣一個競爭的過程中間,有各種層次,我想說同樣的產值、同樣的增長速度,同樣的利潤,**是不一樣的,而且是完全不一樣的物質內容。在這個過程中間,你是靠賣體力還是靠賣什么?這里有*大的差異。
創新或者說核心技術**不等于勝利。核心技術是核心要求,就好象磚、玻璃、鋼鐵,這些東西造出來的是平房還是高樓大廈,不取決于要素本身是否強大,而是取決于建筑物本身的結構。所以在這里,核心技術**不等于核心競爭力,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我曾經跟一些省份的同志探討,相對而言,浙江的產品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活力來自何方?一個村生產8億雙襪子的時候,你沒法想象它的成本是多少。*有意思的是它的核心競爭力是遍布天下的營銷網絡。生產什么,在中國我相信不怎么太難,但是把生產的東西轉化為真金白銀,不僅在國際內,在國內也是很難的。所以遍布天下的營銷網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講長三角、珠三角是以產業集群為主,所以核心技術是要素,不是核心競爭力本身。要想讓它成為核心競爭力,你必須有一個怎么把它組合的結構性過程。同時,我也想說,不同的地區能夠給自己帶來利潤的核心競爭力完全不一樣,還是那句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什么叫做在經濟全球化下的真正強大?我不說資源壟斷了,關鍵是能不能控制要素的流動方向、能不能控制產出的流動方向、能不能控制標準的制定、能不能控制國際商務游戲規則的話語權。當然你得有新技術為基礎。如果你能夠控制要素產出的流向,你能夠給這個世界經濟的游戲規則制定出你自己全新的做法的話,我想說你應該是經濟全球化的贏家。而那些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你只能承擔經濟全球化產生的風險和成本。*后,萬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國到這兒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任重道遠,尤其是對大企業,任重道遠。謝謝大家。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