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4 來源:互聯網
匹克舉行“未來科技運動大會”,聽取跑者的意見,展示新技術。每逢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不變的主題就是改進產品質量和保障消費者權益。但在運動品牌的圈子里,這幾年悄然改變的是消費者對于國產運動品牌的態度。曾經“運動裝備還是國外更香”的觀點已經越來越少——從2月初新華社報道的《中國體育上市公司2020年市值榜單》就能看出國民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改觀。
為什么國產運動裝備能在這幾年內快速成長,并且迅速搶占國內的運動消費市場份額,甚至將目標瞄向國外市場?
在澎湃新聞記者對多個國內運動品牌進行采訪觀察后發現,“砸錢”已經不再是這些品牌的常規操作,以過往的“差評”作為改進裝備的養分,贊助有影響力的賽事,并且說好關于中國品牌的故事,成為了“中國制造”的成長動力和底氣。
“差評”和改進升級點的相框。直面用戶差評,是中國品牌的生存之道如果翻看中國運動品牌過去幾年時間在幾大電商平臺上的消費評價和反饋,很容易會發現消費者們在態度上的一個轉變過程——從*初的吐槽和差評逐漸轉變為“看到進步”,再變成喜愛和支持。
這樣的轉變在包括匹克、李寧、安踏和特步這幾個市場占比較高的國內運動品牌上都是常態。
兩三年前,不管是哪個品牌,在社交網絡上或者電商平臺的商品質量中都會提到“和耐克的裝備還是有差距”、“鞋底太硬了,沒有阿迪的踩X感”、“透氣性不如國外品牌的跑鞋”、“鞋舌的設計不如國外品牌的裝備人性化,在打球或者跑步過程中會外翻”……
就在這種批評和質疑多于贊美和鼓勵的情況下,差評反而成了中國品牌改進質量的*大動力之一。
匹克的相關負責人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的理念就是,不回避這些差評,直面消費者的意見反饋,虛心接受并加以改進。”
以匹克在2018年推出的“態*1.0”為例,盡管銷量不俗,但是依舊有不少關于不足的差評和意見——于是乎,他們將產品升級以手稿的形式展現并將消費者的差評印在鞋盒上,讓消費者直接感受到產品功能升級。
同時,匹克向給出差評的粉絲們郵寄了印有態*1.0用戶“差評集錦”及升級版的1.0plus版改進升級點的DNA相框。
“這是一個很有誠意和很容易打動消費者的方式。”一位跑齡在5年左右、全馬成績達到“330”的資深跑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原本也是更信賴包括日本和美國的跑鞋品牌,但這兩年穿過國內品牌之后,確實發現了它們在趕上國外的技術和舒適度。”
直面差評,其實就是一種“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品牌態度,正是這些國民品牌在廣泛采納消費者的意見,然后根據自身的技術特點“共創”產品,才讓“中國制造”逐漸在口碑上站穩腳跟。
匹克態*1.0Plus"天擇"跑鞋發布會。保證質量,才能說好體育故事有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國內品牌也在這一兩年有了更多底氣去說好自己的故事。
在新華社發布的《中國體育上市公司2020年市值榜單》的榜單中,首次殺入“千億俱樂部”的安踏體育和李寧,就是講故事的好手——李寧打造的“國潮”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而安踏則是在借助代言人的故事,推廣球鞋文化。
不過,講好品牌文化和運動裝備故事的基礎,仍然是質量。
作為幾大國民品牌之一,匹克也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開始在消費者之中講好故事。從2020年至今,匹克體育CEO許志華化身“華哥”,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直播等方式與網友直播對話,在傳遞品牌文化的同時也了解用戶需求。
匹克的相關負責人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那就是在溝通中了解到,由于線上銷售平臺活動頻繁,使剛剛入手的產品遇上活動降價的問題。
于是,今年1月,許志華以書信的形式在匹克官方微信發布“匹克商品保價計劃”:凡在匹克天貓旗艦店、京東匹克旗艦店、微信小程序匹克商城和匹克官網商城,這四個平臺購買參與保價活動的商品,自訂單生成日期30天內出現降價,消費者就可以聯系客服享受退差價服務。
這種以提升產品質量為基礎,講好品牌故事并且在*大程度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品牌策略,自然更容易得到運動消費者的認可。
匹克體育CEO許志華與粉絲互動。活用贊助,展現“中國制造”其實,包括匹克、安踏、李寧和特步在內的眾多國民品牌,都在過去幾年遭遇過低谷。但能夠強勢回歸,得益于他們抓住了這幾年在運動賽事上的機遇。
特步在去年推出的“國人競速”就是一個成功案例。當馬拉松賽事在國內“井噴”,但精英層面的競技成績卻難有突破時,特步選擇贊助國內眾多馬拉松賽事,拿出百萬獎金來鼓勵跑者取得好成績。
除了贊助賽事以外,在大型賽事中贊助運動隊伍同樣也是一個推廣品牌形象的絕好機會——匹克就成功地利用了大賽的契機,擴大了他們市場份額,甚至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2019年的男籃世界杯就是一個家門口的舞臺。彼時,32強中有7支國家隊都是穿著匹克贊助的球衣,其中就包括了*終淘汰中國男籃的尼日利亞。不僅如此,匹克還在平昌冬奧會期間贊助了巴西等6支平昌冬奧會代表團。
贊助**運動隊伍和大賽的效果不會立竿見影,但是卻能在曝光度的積累中見到變化。數據不會騙人——2020年9月,亞馬遜公布了年度銷售數據,匹克以2.1%的市場份額,高居籃球品類銷售排行第五位,位居中國品牌海外市場占有率之首。
而在2020年“雙11”,匹克在電商平臺的銷售突破2億元,產品客單價為298元,連續兩年排名國內運動品牌中客單價**。
事實上,這幾大國內運動品牌都在利用各自的市場資源去找更多展示的機會,不僅僅是馬拉松和奧運會,還有各種籃球賽事以及大眾體育賽事。正是愈發增加的曝光度,幫助他們更頻繁地出現在球迷和消費者的視野之中。
盡管各大國民品牌都有各自明晰的發展路線,但歸根結底,借助科技和差評提高產品質量,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是“中國制造”的前進動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