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4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一些知名企業已經宣布取締皮革、放棄動物毛皮,甚至不僅下游行業劃清界限,仿皮材料也層出不窮。從禁售皮草到慎用皮革,皮革形象飽受詬病。本期,記者網羅前沿訊息,對話下游市場,從宏觀視角出發,重塑皮革形象。
聚焦前沿 看消費新趨勢
萬科鏈家裝飾公司設計師馬先生表示,皮革材料常見于高端軟裝產品,主要應用在沙發、床、休閑椅等,與其他材質相比,價格差距較大。馬先生指出,皮革材質有著其他材料沒有的魅力,一是材料本身價值不菲,二是和輕奢等風格高度契合。
浙江奧康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康”)研發中心負責人介紹,奧康產品除飛織鞋等個別非皮質品類以外,皮鞋產品均采用真皮材質,真皮皮鞋在性能上更加持久,更顯檔次,品質感更強。所以中高端皮鞋都用真皮,一般低價位的產品會用合成革。
南京某車企工程師孫先生表示,皮革作為汽車內飾的主要部分,對汽車座椅舒適性能具有提升效果,但隨著技術更迭,真皮和合成革的差距逐漸縮小,高端的仿皮材質在價格上甚至比真皮還貴,市面上也有采用多種材質混搭的座椅。
被“邊緣化” 皮革詬病始末
徐州鴻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林稱,皮革常用于制作服裝、鞋帽、沙發的材料,因此客戶對它的舒適性、清潔保養性有較高的要求。合成革由于與真皮外觀相似、價格低廉(其價格僅為真皮的十分之一左右),使其*易擾亂消費者的消費視聽并且侵占了真皮消費市場很大的份額?;瘜W合成的材料在生產過程和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VOC,此外它們在使用過程中還會不斷釋放出化學中間體,這些物質會給人體和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歐盟制革協會聯盟(COTANCE)曾呼吁歐盟委員會動用其立法權規范歐盟市場真皮防偽標志的使用。意大利更是立法規定嚴格使用“皮革”一詞。
晉江新藝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清海表示,大多數的消費者對產品材質和性能缺乏認識,無法辨別哪些是真皮哪些是革,一些仿皮材料也存在誤導消費者的現象。
皮革作為高端消費產品,是回收畜牧業副產品進行深加工的產品。皮革企業旨在為人們提供優質材料,給消費者帶來舒適體驗,但被蓄意炒作成冷血獵人、與動物謀皮、迫害珍稀動物等。正因如此,一些時尚品牌和汽車企業為了迎合市場觀念,營銷環保形象,紛紛摒棄使用皮革、皮草。市場有矯枉過正的表現,企業也因噎廢食。
多策并舉 維穩行業形象
興業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宣傳真皮,興業科技連續兩屆贊助“2021‘Real Leather. Stay Different.’真皮真自我全球學生設計大賽”,同時,跨界宣傳真皮文化,首次贊助“皮里乾坤?中國皮革文化藝術主題展”,與藝術深入對話。除了對外合作,公司也自發推廣真皮設計,從2018年開始,興業科技每年以模特秀的形式舉辦產品發布會。2020年,興業科技推出新合作模式,先后在丹陽市、重慶市簽訂了**代理商,鏈接上下游企業資源,共同將品牌做大做強。樹立品牌形象,發揮口碑效應,其背后是品控保障,興業科技所有新品開發都要經過公司內部專業技術人才的全票通過才能推向市場,如此不斷使產品高端化、形象國際化。
2021年9月27日,《無鉻鞣皮革》團體標準發布,該標準是河北省皮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依托制革清潔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完成無鉻鞣技術成果產業化基礎上制定的標準,是皮革產業**生態無鉻鞣皮革標準。辛集市凌爵皮革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凌爵皮革”)相關負責人表示,《無鉻鞣皮革》團體標準是在產業共識基礎上為了綠色生態皮革的技術和產品推廣制定的門檻,既是對產業成果的保護,也讓生態皮革推廣有規可循、有標可依,不僅如此,該標準使高品質的皮革產品增加了“綠色、生態、環保”的標簽,順應可持續發展的潮流,增加人們對真皮生態皮革的認知和認可,使真皮產品更受歡迎,有更廣泛的應用市場。
2021年9月,國際毛皮協會(The International Fur Federation)推出名為Furmark的全球認證項目,來確保毛皮來源的“動物福利和環境標準”。
晉江新藝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清海認為,制革企業需要做的是優化生產,做少做精,提高產品附加值,這樣才能體現真皮本身價值。換言之,樹立真皮形象就是把品質做好,讓消費者真正認識到真皮與革的區別和優勢,同時也需要官方平臺和媒體多宣傳真皮的價值。
文章有刪減,詳情請關注《中國皮革》2021年第11期行業關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