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5 來源:互聯網
隨著溫州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五一○產業培育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的正式出臺,作為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溫州鞋業產業,其轉型升級也被溫州市政府提上了重要日程。4月28日,溫州市鞋業產業提升發展工作座談會于市行政管理中心召開,由此,也正式吹響了溫州鞋業產業產值超千億的號角。
此次會議由溫州市經信委組織召開,溫州市政協副主席、鞋業產業掛鉤聯系領導余梅生,溫州市經信委副主任徐竹良,溫州市商務局、科技局、質監局以及鹿城、瑞安、龍灣、永嘉經信局等相關部門領導,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會長、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奧康、
與會上,余梅生主席開宗明義,指出此次會議旨在聽取相關政府部門、鞋業行業和高校院所有關專家意見與建議,深入了解我市鞋業產業發展狀況,進一步分析探討我市鞋業發展遇到的關鍵性問題及對策措施。各參會人員也各抒己見,暢談了對于鞋業行業目前存在困難的看法與下一步工作建議。
座談會中,“人才”、“融資”、“電商”、“機器換人”等成為行業專家多次談及的重點詞匯。歷經三十幾年的高速發展,近幾年溫州鞋業產業的發展速度相對放緩,招工、用工困難、融資難度依然存在、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電商對于品牌的沖擊、機器換人的高成本等都成為當前行業發展的難題之一。對此,專家們提出了以下幾方面的對策措施:
一、加大“機器換人”支持力度。“機器換人”是當前鞋業產業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勢所趨。然而面對高成本投入,再加之融資困難,許多企業都只能望洋興嘆。另外,目前企業在設計研發方面獲得資金扶持的門檻依然很高,能獲得資金補助的企業較少。建議溫州市政府加大對企業“機器換人”的補貼支持力度,促進全行業真正往“科技制鞋”方向發展。
二、加強園區功能規劃。目前溫州鞋業產業幾個園區基本上還停留在“制造工業園區”階段,相應的衣食住行配套設施非常粗糙,這對企業的招工、用工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建議溫州市政府加強對企業周邊地區治安、醫療等方面的管理,解決、改善交通等問題,穩定和吸引務工人員。同時增加人才公寓、廉租房等配套設施及學校配套資源,解決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增加務工人員福利。
三、加快市場規范步伐。電商已成為溫州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電商卻是一把“雙刃劍”。在許多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后,所留下來的往往是高成本、高庫存的殘酷現實,目前通過電商真正***的企業還少之又少。另外,電商的快速發展,也對溫州鞋業品牌造成了很大沖擊。許多假冒偽劣產品大行其道,對行業企業造成了不少困擾。建議溫州市政府在企業理性發展電商方面能給予更多的指導與引導,避免企業“一窩蜂”、盲目發展電商,同時加大對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對“無證無照”生產單位以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加快市場規范步伐。
四、打造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搭建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鞋類設計研發與展會平臺,通過引進國外優秀的設計、研發人才,引進優秀的服務機構,開辦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設計大賽等多種形式,促進行業研發創新發展,帶領行業工業設備提升。同時,加快政府職能轉移步伐,加大對行業協會扶持力度,強化協會的行業管理職能,從而真正推動“中國鞋都”轉型升級。
*后,余梅生主席作總結發言。他認為,溫州市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企業家的堅定信心與信念、行業協會的專業服務以及相關院校的積*參與,都成為溫州鞋業產業到2016年產值能否超千億的關鍵要素。溫州鞋業雖曾喪失許多發展機遇,但現在仍為時未晚,只要四方聯動,理論結合實際,溫州鞋業產業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與跨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