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十日,百余位兩岸三地的紡織業學者、從業者濟濟一堂,在滬參與海峽兩岸新型紡織技術與纖維高峰論壇。會上,港臺高校和企業介紹多款新紡織技術,并希望與大陸業者開展合作。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青浦區科委、東華大學、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等單位舉辦。邀請了臺灣逢甲大學、臺灣紡拓會以及香港有關院校和企業參與。兩岸三地的專家圍繞新型紡紗技術現狀展開交流。臺化、立達、村田等國際知名企業特地為本次論壇帶來了新技術。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梅自強介紹,中國紡紗工業在世界具有很強的“話語權”。二00七年,中國紡紗工業纖維加工總量三千五百余萬噸,約占世界纖維加工總量的四成。紡織品服裝出口一千七百多億美元,占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總額的三成。他同時也指出,中國紡織業的在關鍵技術上與先進水平仍有差距,相信通過兩岸三地的技術、產業合作,中國的紡織業水平可以看齊國際先進水平。
臺灣逢甲大學紡紗工程研究所所長鄭國彬教授相信,隨著兩岸“三通”的基本實現,大陸和臺灣的合作和交流會更加密切。本次論壇推廣了新型紡紗設備與技術的應用,加強紡紗技術的革新與進步。
另悉,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領銜研發的“低扭矩環錠單紗生產技術”,也于今年四月通過了中國紡紗工業協會的鑒定。該技術生產過程較目前普遍運用的工藝更為環保、節能。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