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
今年以來,出口對紡織行業的拉動力持續減弱,尤其是一直被認為占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訂單式生產和出口型紡織品,正面臨外部需求下滑的嚴峻考驗。今年前3個月,我國出口日本的紡織服裝產品同比增長約7%,同期,日本自越南、柬埔寨進口的同類產品同比增長卻超過40%。已有消費者注意到,部分品牌服裝的原產地由中國變成了越南、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周邊國家和地區。
低端訂單外流,紡織出口企業應當如何應對?承接中高端訂單是否可行?
現實的情況是,一方面,盡管龍頭企業早已涉足中高端面料和服裝成品的訂單生產,但國外的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不會輕易“轉”進國內。因此,即便是拿到訂單,也多是在技術含量較低的層面進行生產加工。另一方面,與東南亞周邊地區相比,各項成本的上漲已讓低端OEM代工企業的競爭優勢漸失。
低端訂單正外流,高端訂單不易接,服裝出口如何保持優勢?筆者認為,應勢而變、主動轉型才是對應良策。
**,需從觀念入手,用內銷的頭腦經營外貿。過去,“強品牌”和“重設計”似乎只是內銷服裝的必備。如今,外貿企業也認識到需減少對單純貼牌加工的依賴,增加對品牌和設計的投入,使產品漸具獨特、惟一、不可替代性。告別簡單復制,才能不受制于人;提高產品附加值,才不至于在價值鏈低端徘徊不前。
其次,需在行業低谷時抓時機,找方向。行業發展順境時,企業調結構的緊迫感不強,市場“冷下來”時,企業則強烈感受到市場倒逼機制的作用。面對成本升高、訂單外流的壓力,目前,一些企業已將部分生產環節主動轉向中西部,并正進一步完善產業鏈的相關配套;另一些企業則選擇依靠科技創新積蓄力量。
再次,隨變化“轉”視野,從新興市場掘金。一些企業在努力鞏固傳統優勢市場的同時,正積*開拓包括非洲、中東、澳大利亞等在內的紡織服裝出口新興市場,新的訂單市場不僅可緩解歐美市場下滑的窘境,也將成為服裝出口企業未來利潤的新增長點。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