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百檢網訊】非遺首次在展會亮相的時間及背景和意義
? ? 本著“保護為主、搶救、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促進中外設計師的交流,2009年特在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博覽會上2009年8月25-27日首次設立家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希望充分利用家紡博覽會的優勢資源,將我國各地區“非遺”的經典技藝推廣到國內外市場,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渠道創新,搭建文化到商業的夢想橋梁,進行市場化的開拓嘗試,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并且推動衍生產品進入市場。
今年的主題:復興·中國家紡傳統經典技藝
? ? 部分為保護·傳承,主要展示各大非遺傳承人及代表性人物的作品和收藏的珍品。有來自明代的孔雀羽加金緙絲藏王袍,據考證,國內僅發現類似藏王袍不超過兩件。其一童裝為首都博物館藏。還有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吳元新先生提供的清代的藍印花包袱布,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金文大師所作的《三合童子》諸多精美作品。
? ? 第二部分為宏揚·發展:參展大師主要是對于非遺的新的解釋新的傳承,主要有現代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女士的作品,近十多年來,姚惠芬注重研究當代蘇繡的風格和創新,在創作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與風格,首創了“簡針繡”技法,并對中國水墨寫意刺繡的創作進行了大膽深入的探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李加林先生發明創造的高密度全顯像數碼仿真彩色絲織技術現代織錦畫;還有中西合璧的魯繡大師田世科的精美之作。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