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lián)網
據(jù)有關資料介紹,目前,我國公共場所使用阻燃紡品的比例很小,阻燃塑料的用量1%的比例都未達到,使用阻燃紡織品的比例更少。
由紡織品引發(fā)的火災不容忽視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絕大部分天然纖維、人造纖維及合成纖維都是易燃或可燃的,用這些纖維加工的紡織品也*易燃燒。近年來,由于加大了各種消防措施,火災次數(shù)有所下降,但總數(shù)仍在15萬~20萬起左右(不含森林、草原、軍隊、礦井地下部分火災),每年因火災死亡人數(shù)約人左右,直接財產損失約10億元。據(jù)國外資料介紹,有一半的火災起因與紡織品有關。我國由紡織品引起的火災也很嚴重,如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市友誼賓館發(fā)生大火,造成323位師生死亡,130人受傷。火災的起因是舞臺燈光掉下的火星引燃紗幕,繼而將化纖織物做的幕布點燃,伴有大量有毒可燃氣體迅速蔓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國內外大量統(tǒng)計資料表明,室內裝飾織物、床上用品、沙發(fā)、電熱毯等都曾是火災的源頭,因而發(fā)達國家對開發(fā)阻燃紡織品都有給予高度重視,并制定了嚴格的法規(guī)。
紡織品阻燃技術現(xiàn)狀
對紡織品的可燃性表征,可用*限氧指數(shù)(LOI)表示,即維持已燃材料繼續(xù)燃燒所需要的含氧體積的百分率。按*限氧指數(shù)(LOI)將紡織原料分為4類:不燃(LOI≥35%)紡織品,如多數(shù)金屬纖維、碳纖維、石棉、硼纖維、玻璃纖維、PBO纖維、PBI(聚苯并咪唑)纖維、聚酰亞胺纖維等;難燃(LOI=26~34%)紡織品,如芳綸、氟綸、氯綸、改性腈綸、改性滌綸、改性丙綸、改性維綸、改性粘膠、PPS(聚苯硫醚)、海藻纖維等;可燃(LOI≥26%≤34%)紡織品,如滌綸、錦綸、維綸、羊毛、蠶絲、醋酯纖維等;易燃(LOI≤20)紡織品,如丙綸、腈綸、棉、麻、粘膠纖維、竹漿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牛奶蛋白纖維等。不燃纖維雖然阻燃效果好,但多數(shù)不適宜穿著或家用,而多數(shù)人們常用的天然或化學纖維都是可燃或易燃的,只有對這類紡織品進行改性或后整理才能提高他們的阻燃性能,也就是將具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劑通過各種途徑加入到紡織品中才能達到阻燃效果。
纖維阻燃的途徑是阻止或減少纖維熱分解,隔絕或稀釋氧氣,快速降溫使用其終止燃燒。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一般是將有阻燃功能的阻燃劑通過聚合物聚合、共混、共聚、復合紡絲、接技改性等加入到化纖中去或用后整理方法將阻燃劑涂層在纖維表面或滲入纖維內部。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采用多種阻燃劑,以兩種以上方式協(xié)同效應達到阻燃效果。
阻燃法規(guī)的貫徹將擴大阻燃紡織品市場
從2001年起,國家有關部委對國內阻燃技術應用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要加強完善關于阻燃技術及制品的法規(guī)體系,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的法規(guī)及相應的標準。如公安部消防局組織制定了強制性國家標準GB20286-2006《公共場所用阻燃制品燃燒性能要求和標識》。
#p#分頁標題#e#
于2007年3月1日正式實施,2008年7月1日強制執(zhí)行。該法規(guī)規(guī)定了公共場所用阻燃制品及組件的定義及分類、燃燒性能要求和標識等內容。該標準將公共場所阻燃制品及組件分為六個大類:其中第二類為阻燃織物。公共場所阻燃制品及組件按燃燒性能分為兩個等級:阻燃1級、阻燃2級。
該標準對公共場所使用的各類材料及組件的燃燒性能都有明確要求,如公共場所使用的裝飾墻布(氈)、窗簾、帷幕、裝飾包布(氈)、床罩、家具包布等阻燃織物的燃燒性能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的標準。
我國公共場所范圍如此之大,該法規(guī)的有關標準制定得具體細致,可以預計,隨著該法規(guī)的貫徹執(zhí)行,未來我國阻燃紡織品市場將逐漸擴大。隨著人們對安全及生命的重視,當經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會像發(fā)達國家一樣,可能對家用紡織品,床墊、老人兒童睡衣等也要求推廣阻燃紡織品。
加大阻燃紡織品研發(fā)
紡織品不同于一般建筑材料及塑料等,對阻燃劑的要求不僅要阻燃效果好,還必需滿足紡織加工工藝、耐洗滌(干洗及水洗)、耐日曬、不熔滴、低發(fā)煙量、低毒、對皮膚無刺激性、無異味、不吸潮、價格低等一系列要求。在阻燃紡織品研究工作中,低毒低發(fā)煙量、價廉高效、對原纖維性能無影響為目前重點研究課題。
單一成分的紡織品阻燃問題相對容易解決,而天然纖維與易熔滴的化學纖維混紡、交織織物可燃性更強,這是由于化纖遇熱熔融,其中的天然纖維則像燭芯一樣,將熔液吸散促使高聚物進一步分解及氧化,使燃燒更旺。如人們常用的滌/棉混紡產品的阻燃技術仍是世界性難題。
在以天然原料制成的纖維中,海藻纖維具有較好的阻燃性,其LOI可達34%,海藻纖維可從海洋中棕色藻類植物中提取,我國海洋資源豐富,有的院校正在從事用海藻纖維生產阻燃紡織品的研究。不加阻燃劑而達到阻燃效果是理想的阻燃方式,但在加工工藝、制造成本等方面還需做大量工作。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lián)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lián)系,聯(lián)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lián)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