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
目前來看,創造品牌、做好品牌是家紡行業需著手的突破口。
品牌認可度低,消費觀念陳舊
檢驗品牌價值的直接標準就是消費者的反饋和認知度。然而,家紡品牌受消費者認可度低一直是縈繞在家紡從業人員心中的苦惱。
服務于多個
都說家紡行業比服裝行業發展晚10年,可即使在10年前,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也早已有了很強的品牌意識。單從這一點看,家紡行業真的只落后于服裝業10年嗎?
家紡品牌產品展示
在采訪中,所有企業無一例外地指出家紡品牌發展緩慢,與消費意識關系重大。很多消費者對“家紡”二字沒有概念,以為家紡就是床品,對家紡消費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人們對飲食、服飾已經提升到社會尊重需求這個層次,即從吃飽、穿暖過渡到吃得好、穿得符合身份。而對于家紡,還僅停留在基本需求上,只有部分消費者追求家居環境的美觀和舒適。
固有的消費觀念會減緩行業的發展速度,但同時,企業在引導消費方面是否做得足夠好,對于品牌建設自身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更值得深思。
行業需要刺激,燒錢需要資本
家紡行業集中化問題嚴重,行業里大大小小的品牌過多。而家紡市場本身容量并不大,這就造成了競爭激烈、**難造的特征。
有關人士認為,家紡行業問題不在于品牌太多,而是創新型、**型的品牌太少。“家紡行業在**消費上存在很大問題,大部分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沒能給消費者帶來新的刺激,也就不會產生新的增長點。”
都說市場容量有限,家紡產品重復購買率低,這就需要想辦法改變這一現狀。手機行業也曾出現發展滯緩問題,而“蘋果”品牌的出現,則給這個市場帶來了更多活力,大家紛紛轉型做智能手機,整個手機行業的競爭格局出現了*大變化,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也比以前加快了很多。這就是技術、品牌的作用,消費是可以被**的。
家紡床上用品
此外,雖然家紡品牌眾多,但是有不少消費者吐槽,對于有些品牌只聽過沒見過。“電視節目里鋪天蓋地都是水星家紡的廣告,但我在市場上卻從沒見過這個品牌。”一位身居北京的消費者這樣說道。家紡品牌的區域性強,難以覆蓋全國一直是品牌銷售的一大軟肋。
做品牌確實很燒錢,互聯網行業動輒就引入幾十億元的投資,而傳統行業一直缺乏資本的進入,依靠自身力量,品牌規模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擴大。2000家渠道與20000家渠道的銷售效果怎么比?即便在互聯網時代,像家紡這樣體驗感要求很高的產品仍需要強大的線下支撐,而擴張線下就需要大量資金。
降價是理性回歸,品牌不分檔次
當問到家紡產品價格是否具有讓消費者加快更換頻率的可能性時,有關人士說,價格問題的根本在于是否有足夠明確的低、中、高品牌定位。掙100元花10元與掙1000元花100元的比例是一樣的,如果每個層次的消費群體都能找到相應的品牌,價格就不是左右更換頻率的標準。
誠然,在家紡行業中,部分企業也可以走低檔路線尋求突破,但不能放棄做品牌的經營思路。家紡行業中的低端品牌一般只把自己當批發商,而服裝領域的低端卻叫快時尚品牌。中高低只是針對不同目標客群的一種定位策略,盡管優衣庫、ZARA、H&M的定位是大眾品牌,但品牌名字卻叫得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其根本在于他們把自己當品牌來運營。
要風格更要生存,產品特色需堅持
有消費者表示,之所以不執著于某一個品牌,是因為沒有看出各品牌之間太大的區別。這也是眾多企業反映的行業問題——品牌缺乏特色和自我。家紡行業里的原創太少,很少有哪個品牌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很多國際品牌都在設計上大量投入資金和時間,就是為了做出自己的特色,而有不少家紡企業把精力放在拷貝、走量。想要做好品牌還是要在風格、設計上有所突破。
家紡四件套
當提到鮮明的產品特色時,**想到的是富安娜。多年來,富安娜家紡一直堅守大花卉風格,這就是典型的特色風格代表。富安娜固化自己風格的同時,會損失部分客戶,但也意味著會培養起一批忠實的客戶,在行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并不是所有特色品牌都能堅持到后,贏得滿堂彩。曾主打小清新風格的提籟雅家紡近兩年銷聲匿跡,而同樣風格明顯的莎鯊家紡也被多位業內人士暗示已經成為“明日黃花”。
所以,光有特色還不夠,家紡品牌要做特色,**要學會生存,其次要耐住寂寞、學會堅持。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