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為進一步深化落實《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建設紡織強國剛要(2011-2020)》,建設人才強國精神,努力開創紡織服裝人才建設新局面,7月1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國家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承辦的以“創新與發展——人才建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為主題的2014全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大會在江蘇省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此次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大會是國家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落實紡織工業聯合會建設紡織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來自全國紡織服裝行業組織、產業集群、企業、院校以及相關人才服務機構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書記王久新、國家人才交流培訓中心主任馮國平、江蘇省服裝協會秘書長顧曉文、成都彭州市副市長謝揚、江蘇奧神集團董事長方念軍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在大會中做“紡織行業發展形勢與人才建設”的主題發言中指出,中國紡織行業現在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時刻,我們抓住機遇,切實做好各方面工作,為實現紡織科技強國、紡織品牌強國、紡織可持續發展強國、紡織人才強國這四大戰略目標而努力。*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正在開展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前期調研工作,各行業協會部門都在做調查研究,以期在“十二五”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十三五”期間紡織強國的發展目標和思路。
杜會長指出,近些年紡織行業的科技進步、產品的創新、經營方式的創新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都發生了*大的變化,盡管我們處在經濟形勢的大調整時期,國民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中速發展,但這個中速是具有可持續穩定發展的發展態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建設紡織強國的四大戰略目標*基礎的是人才,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生產力,人力資源是**資源。行業生產、創新、品牌以及可持續節約資源、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治理污染、生態紡織等等都建立在人才素質的基礎之上,如果人才素質上不去,這些都會落空。紡織行業目前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之中,人才建設成為形勢倒逼的一個焦點,同時也成為行業升級的自然結果。行業要解決的一系列重大課題都寄希望于人才的提高,都希望行業人才快速成長,希望社會上優秀的人才資源進入紡織行業。聯合會所做的工作是促進、溝通,使先進的思想、先進的做法、先進的經驗能得到推廣。
杜會長指出,國家公布的上半年GDP增長為7.4%,但第二季度為7.5%,這說明我們國家的GDP增長是穩重有進的,但對紡織行業的影響是有明確感知的。從“十七大”開始國家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十八大”進一步落實推進科學發展觀,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關注民生。穩增長、調結構對紡織行業來說是一個倒逼,轉變粗放型增長方式,導致許多企業減小同質化生產規模,一些小企業甚至關門,這是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必然現象。在國民經濟發展由高速轉向中速過程中,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大的壓力,促進了產業對績效的改進,減少了企業對政策依賴的空間,使企業更傾向于將更多的人力、財力投向與技術研發與創新;更加促進企業理性經營,提高盈利能力和企業競爭力,實施有利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投資規劃。政府簡政放權更加促進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擴大了市場作為企業競爭力的源泉。
*后,杜會長強調,市場化配置資源是改革的核心,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也都在圍繞這個核心產生變化,也是在這個基礎上,企業急需各種各樣的人才,要不斷的加大行業人才建設的培訓機制。目前行業升級調整所遇到的困難都和國家經濟中速增長,下行壓力有關,這就激勵我們通過人才,通過智慧解決技術問題、品牌問題、環境問題、降低成本問題、擴大市場問題。另一個是新的工業革命、技術革命帶來的倒逼壓力,中國進入了基本實現工業化的攻關期,我們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基本的標識就是基本實現工業化。我們既要完成工業化,國際上又處于新的工業革命的初期,迫使我們加快提升,解決這些困難的關鍵因素還是人才。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在致辭中表示,人才開發和隊伍建設始終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核心問題,也是行業發展的根本保證,無論從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還是市場激烈競爭的壓力,技術進步的快速推進,以及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這一切都要求我們紡織服裝企業建立完善的人才開發機制和穩定的人才開發渠道。今天的大會也正是基于落實建設紡織強國剛要的精神,推動紡織服裝人才開發建設的目的而召開;也希望通過大家的交流和互動,互相學習借鑒,促進企業人才開發建設水平的提升,推動全行業人才建設水平的提升。
夏會長說,目前紡織行業進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雖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很多企業壓力很大特別是中小企業,但從目前產業運行發展狀況上看,總體上還是比較平穩,從上半年前5個月的數據上看,生產保持在一個低速穩定的增長,紗線的產量增長了8.63%,布產量增加了3%,化纖產量增長7.5%,服裝產量增長3.38%,雖然增速降低,但在調整時期是一個正常的數據。同時,紡織服裝出口**于全國各行業,1-6月海關統計數據達到156 0190 2607多億美金,對全國出口增長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行業目前的轉型發展速度在結構調整時期,對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很多要求,不僅僅是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特別是在人才的專業性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幾年行業、企業比較關心熱衷于討論的話題就是
夏會長還對行業今后的人才建設提供了5個方面的建議:
1、加快創新紡織人才開發機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育體系,這是建設紡織強國剛要建設當中所提出的明確要求,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在紡織人才建設方面,發揮院校、企業、機構、政府各方面的積*性,為產業集群,為企業、市場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2、重點加大技術開發設計人才的培育,進一步改善行業人才結構。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技術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9.8%,當年聯合會發布的500強企業,總體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1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突出的企業技術人員占全體職工的比重達到19%,*高達到26%。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在人才技術方面擁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企業抵抗各種市場風險的過程當中非常關鍵的環節,技術的進步,產品的開發,滿足客戶需求,更多的依賴技術人員。
3、現階段需要更多的關注信息技術應用和電子商務應用的人才需求。
4、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的人才培育還需要給與更多的支持,特別是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近年來,各地產業集群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特別是在人才培育方面花費了很大精力,但是,對中小企業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從管理到市場開拓,包括電商、設計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遠遠不能滿足目前發展的需要。地方政府和部門還需要給與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支持,院校與行業組織也需要更多的注重這方面的工作,能夠持續推動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的人才培育,推動人才隊伍的擴大,為集群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5、在人才開發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更好的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引導與組織作用,推動紡織人才建設。各級行業協會也需要花更大力氣整合多種資源為企業人才開發、人才培育提供幫助。在這方面我們進行了許多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今天的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大會是國家紡織人才培訓中心近幾年不斷探索行業人才培訓,進行人才開發的一個重要平臺。行業協會還需要進一步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產業發展更好的服務。
*后,夏會長希望通過聯合會,通過國家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的工作能夠進一步推動行業人才建設;也希望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我們的強國目標,為在2020年建設我們的紡織強國提供更好的人才保證,做好人才方面的工作;也希望各個院校、人才培訓機構也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資源與企業做更好的結合,真正為企業發展所需提供人才服務。
作為此次人才建設大會的支持單位,江蘇奧神集團董事長方念軍在致辭中表示,感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國家紡織人才交流培訓中心為行業搭建一個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增進友誼的平臺。人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創造者。江蘇奧神集團作為全國紡織大家庭的一員,秉承“用新材料 創新生活”的核心價值觀,鼓勵科技人員大膽創新,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創業的人才環境;人才建設方面以“以人為本 人盡其才”為人才理念,不斷優化人才成長平臺,*大限度的激發人才潛能;并先后與東華大學、江南大學、國家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相合作,形成產學研平臺;為高技術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好的條件,給予有力的激勵和身心的關愛,為各類人才的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同時,希望與行業各界展開更深入的合作和交流。
在主題論壇——人才創新與發展版塊,中國四達集團副總裁黎化民作為行業外中介服務代表以“以人效促績效”為主題,從紡織行業人效對標分析,人才團隊的現代化管理,人力資本的競爭力,人力資本管理如何實現轉型等方面對怎樣進行人效提升進行了多方闡述。麥克斯集團副總裁吳垠、上海協大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陳佳淦分別以“紡織行業就業與未來人才發展形勢”,“轉型升級時期人才的建設”為主題,就大家所關心的紡織類專業就業情況,人才發展趨勢,以及協大在轉型時期所取得的人才建設經驗進行了分享。
在智慧論壇——人才建設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版塊,潯興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李亞輝、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趙凱、浙江華新實業集團董事長沈建華、聯想學院院長孔慶斌、柒牌大學校長鄭愛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主任肖文陵、臺灣布暖公司董事長林清田,分別以“讓企業大學承接業務策略”、“紡織行業
同時與會期間,大會對天虹紡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奧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即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愛慕內衣有限公司、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宏晟(湖北)紡織有限公司、蘭州三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浙江盛發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鑫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鴻星爾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等12家全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嘉興學院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等4家全國紡織行業人才培養示范單位,山東如意棉紡集團王強、宏太(中國)有限公司鄧慶輝等12位全國紡織行業人才建設先進人物進行了頒獎表彰。
國家紡織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馮國平表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人才競爭背景下,隨著國家人口結構和就業形勢的變化,全社會在人力資源的競爭上異常激烈,人力資源競爭力已經成果為關乎行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如何共同營造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的紡織行業人才環境,成為我們行業共同的責任,更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