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蘇州吳江,自古被稱為“絲綢之府”,吳江的盛澤鎮更是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而聞名。而面對著今年的紡織行業低迷,蘇州的紡織業又在經過怎樣的狀況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蘇州一家紡織企業的2012運營賬本吧!
鼎盛絲綢有限公司是盛澤的一家中型民營企業,員工200余人,年營業額八九千萬元。就是這樣一家并不很知名的公司,而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深化的時候,并購了百年絲綢企業蘇州東吳絲織廠。
盛澤的產品主要以化纖絲、白坯布、里料為主,價錢低廉,處在‘為他人作嫁衣’的被動狀態。盛澤的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生產這些附加值低的產品,利潤空間狹小。面對2012年的紡織行業低迷,這樣的企業現在只做常規產品就一定會虧本,但又不能不做,不開工虧得更多。
鼎盛絲綢總經理說:以每米銷售價51元的常規產品156 0190 2607素縐緞為例:原料109克,市場價39.42元,約占產品成本價的75%;人工成本合6.5元,約占13%;電費1.5元、煉費0.8元,約占4%;需繳納國稅1.12元、地稅0.76元,約占4%;財務費用2元,約占4%。算下來成本需52元左右,比銷售價51元還多了1元錢,這還不算房租和機器折舊費等固定成本?,F在只做常規產品就一定會虧本,但又不能不做,廠房在那、機器在那、工人在那,不開工虧得更多。
常規產品不賺錢,盛澤紡織企業老板都知道,因此紛紛開發附加值高的特殊產品。盛虹集團的黑色記憶纖維、華佳集團的抗皺真絲面料、福華織造的錦綸織物、向興紡織的防寒面料……盛澤的企業都在研制自己的看家面料。“一米布多賣幾塊錢,抵得上新上幾十條生產線。”這是盛澤紡織企業家們心照不宣的秘密。目前,盛澤每年共生產85億米布,其中15億米是各種有特殊工藝的流行面料。
鼎盛也把利潤投向了附加值高的產品,如色織塔夫綢,毛利可達每米15到20元,但是這類商品的需求量不大,每年大約為四五萬米。為了更好地轉型升級,鼎盛近年來也開始開發自己的“特殊商品”——宋錦。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