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從2009年9月起至2012年5月8日,歷時2年8個月,經過了十幾次修改。20多個部門、專業協會、實體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和編寫了《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目標力爭在2020年前后使中國實現從紡織大國到紡織強國的轉變。這是紡織工業發布的**10年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指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由大到強關鍵是建設世界紡織科技強國、紡織服裝
順應三個新期待
關鍵詞:更高物質文化生活
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及統計,可以推算出我國城鄉居民衣著消費總支出從2000年到2010年,在這十年里共增長了2.72倍,年均增長14.05%,按可比價年均增長15.84%?!皯撜f,10年前一般人想不到可比價年均增長會達到15.84%。我們紡織工業為什么有這么多纖維、這么多企業,并且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難,我們的企業數量都是在增加,銷售額都是在增加,利潤也都是在增加的,原因就是消費增長?!敝袊徔椆I聯合會名譽會長杜鈺洲為我們解釋道。對于未來,他更是滿懷信心,“未來10年,人民群眾對衣著消費的要求肯定更高?!奔徔椆I必然要順應人民群眾對更高物質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關鍵詞:更好就業
中國紡織工業2000年從業人數是156 0190 2607多萬,現在是2千萬人左右,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數也從700萬人上升到1150多萬人。
為什么會提高?就業始終是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需求?!毒V要》指出,正是我國各族人民尋求更好就業的新期待,成為紡織工業加快升級的巨大動力。
我國2020年人口將達到14億,屆時城鎮人口比2010年再增1.7億,農村人口比2010年減少1.1億,并且隨著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們對更好就業的期待更強烈。然而,當前紡織工業的生產力狀況還不足以充分滿足人們對新時期更好就業的新期待。在第二個十年,紡織工業要保持全行業就業總規模在2000萬人以上,就必須既擴大直接生產體系吸納就業能力,又擴大產業內現代服務體系的吸納就業能力。
關鍵詞:良好生態環境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開始對良好的生態環境有更高期待,要求紡織工業要對節約資源能源和環境友好有新突破,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在《綱要》總綱部分,明確提出,第二個十年,繼續以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為導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事關我國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長遠大計,也是建成紡織強國的重要標志。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紡織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分別降低20%、20%、30%、10%,循環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到800萬噸左右。
適應三個新要求
關鍵詞:制造業改造提升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對于處在國民經濟基礎地位的制造業,提出“改造提升”的中心任務。根據國家統計局所作我國國民經濟投入產出完全消耗系數表分析,紡織服裝制造業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影響力系數和感應系數始終處在大于1的重要地位,并且從2000年到2007年,影響力系數從1.17上升到1.21,感應系數從1.02上升到1.22。
關鍵詞:建立現代產業體系
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在我國現代經濟社會不僅與人們消費方式、交往方式的發展變化息息相關,而且始終與產業體系現代化的發展變化融為一體。
紡織工業由大變強實質上是我國整個產業體系的現代化問題,紡織工業由大變強不僅為這些相關產業帶來巨大市場,也為這些產業提供重要的生產要素。以紡織工業滿足人民群眾現代化衣著消費為例,**,它使用原材料的1/4是天然纖維,反映了它同現代農業的關系;它使用原材料的3/4是化學纖維,反映了它同現代石油化學工業的關系。第二,紡織工業的生產資料涉及機電裝備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及生產過程的信息化水平,它的生產工藝涉及現代高分子技術、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現代物理和現代化學技術、生物技術、能源和環境技術、生命科學和人體工學。第三,紡織工業的供應鏈管理和營銷體系建設涉及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自身轉變發展方式
紡織工業要滿足中國工業化中后期的巨大經濟社會需求,必須緊緊抓住自身轉變發展方式主線和結構調整主攻方向。
產業要素結構要從以大量資源投入和低工資勞動力投入為主,轉向擴大知識和技術要素的投入;產業的功能要從在國際價值鏈低端的加工型制造業,向在國內國際價值鏈高端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自主
創造四個新優勢
關鍵詞:科學技術
一旦在技術上落后了,新競爭優勢必然無從談起。
科學技術是紡織強國建設的基石。《綱要》指出,要切實將科技新優勢置于優先發展的地位,提升科技對產業升級的貢獻率。新科技革命對于紡織工業由大變強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有難以預料的風險。機遇在于一旦掌握了高新技術,就會大幅提高產業創造力和競爭力,把握住全球經濟分工新定位的主動權;風險在于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往往對傳統技術帶來破壞性效應。
關鍵詞:自主品牌
作為世界紡織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出口大國的中國紡織工業,品牌培育還處于初級階段,不僅在認識上存在許多誤區,而且在實踐中存在眾多薄弱環節。
《綱要》總綱中提出,一個產業在國際經濟分工中的品牌價值高低,不僅反映該產業國際活動的話語權,更體現一國綜合國力的大小。創建品牌新優勢必須以企業為主體,認識到優勢品牌是社會化生產力發展同市場配置資源基礎作用相結合的產物。創建自主品牌優勢還必然創造行業品牌價值急需要經過市場檢驗的知名品牌企業作為骨干,并以知名品牌價值為紐帶將眾多小企業按社會化分工納入品牌供應鏈系統。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一個產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大小上升為國際競爭中市場價值量化的重要尺度,成為社會價值的評價準則。因此,嚴肅對待可持續發展,正確解決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已經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準則。
《綱要》指出,紡織行業針對新時期的主要約束,要解決以下幾個突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一是加快解決開拓新型纖維資源的問題;二是開發清潔生產技術,加快突破產業鏈全過程,實現減排和節約用水的大目標。
關鍵詞:人才隊伍
建設紡織強國的決定性力量將是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廉價勞動力。
人才是建設紡織強國的**資源。在新時期,努力改善紡織人才結構,要造就一批行業領軍人才?!斑@是我們過去沒有提到過的?!倍赔曋廾u會長在解毒《強國綱要》時這樣說。培養一批國際國內知名品牌的企業家領軍人物,培養一批紡織行業**科學家、高校學科帶頭人、行業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領軍人物,培養一批**行業設計隊伍成長的設計大師、文化創意人才,充分發揮教育功能、培訓功能,努力創造干中學、快出人才的實戰環境,努力造就大批優秀企業家、**設計師、**工程師、高水平企業營銷管理團隊及宏大的高技能職工隊伍,以造就結構優化、實力雄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