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化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70號文公布:QB/T 1156 0190 2607-2012《羽絨羽毛被》行業標準將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實施。那QB/T 1156 0190 2607-2012和QB/T 1156 0190 2607-1991新舊標準有什么區別呢?我們進行了分析和比較,以便對新標準更好地理解和執行。
羽絨是絨毛和羽毛的合稱,其生長在鵝、鴨的腹部,呈蘆花朵狀的叫絨毛,呈片狀的叫羽毛。羽絨能隨氣溫變化而收縮膨脹,產生調溫功能,同時可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因此羽絨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羽絨羽毛被,指以羽絨羽毛為主要填充料的被子,其具有防寒性好、輕柔蓬松、物美價廉,而且綠色純天然等優點,逐漸成為人們寢室的必需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羽絨羽毛被的外觀及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為順應市場需求,我國針對QB/T 1156 0190 2607—1991《羽絨被》(以下簡稱舊標準)進行了修訂,頒布了新的標準QB/T1156 0190 2607—2012《羽絨羽毛被》(以下簡稱新標準),并于2013年6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執行新標準,本文對新舊標準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比較。
1 修改了標準名稱
新標準修改了標準名稱,由舊標準“羽絨被”改為“羽絨羽毛被”。羽絨被是指填充物成分為****羽絨羽毛,且絨子含量≥50%的被類產品;而羽毛被是指填充物成分為****羽絨羽毛,且絨子含量<50%的被類產品。因此,從標準名稱看,舊標準只適用于絨子含量≥50%的羽絨羽毛被,而新標準則涵括了所有的羽絨羽毛被產品。以下第二點,將對新舊標準的適用范圍作一個詳細說明。
2 擴大了適用范圍
新標準擴大了標準的適用范圍:新標準“規定了羽絨羽毛被的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及貯存。適用于以羽絨羽毛為主要填充料,并以各種紡織面料為被殼的羽絨羽毛被”;舊標準“適用于以水洗羽絨作填充料,以具有防鉆絨性能的纖維織物作里、面料的羽絨羽毛被”。舊標準對羽絨被的規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規定了填充物只能是水洗羽絨,而新標準規定填充物為羽絨羽毛,去掉了“水洗”的限制,且填充物名稱“羽絨羽毛”比“羽絨”從定義上講更加貼切。對被類產品面里料的規定,舊標準規定必須具有防鉆絨性能的纖維織物作面、里料,而新標準對里料并未作詳細規定,對面料要求的范圍也很廣,“各種紡織面料”均可。筆者認為,防鉆絨性是羽絨羽毛制品的品質性能的一個基本要求,而不能因為產品所采用面里料是否具有防鉆絨性來決定此產品是否適用該產品標準。
3 規范性文件做了修改及補充
新標準將舊標準第2章“引用標準”修改為“規范性引用文件”,并做了補充完善。由于新標準中規定的被類產品填充物范圍擴大,填充物的試驗方法必然要更改,因此新標準中用GB/T 10288—2003《羽絨羽毛檢驗方法》代替了舊標準QB 1189《水洗羽絨》、QB/T 1190《水洗羽絨試驗方法》。由于新標準中內在質量檢驗項目增加,所以增加了相應的引用標準,詳見表1。
4 增加了術語和定義
新標準增加了術語和定義。對術語“羽絨被、羽毛被、混合羽絨被、混合羽毛被、復合羽絨被、復合羽毛被、被殼”等術語給予了清晰的定義。在此,筆者針對標準中所列術語間的聯系和區別給予了詳細的分析及說明,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羽絨被與羽毛被,填充物均為****羽絨羽毛,區別在于絨子含量前者為≥50%,后者絨子含量<50%;混合羽絨被與混合羽毛被,填充物均為羽絨羽毛和其他纖維的混合物,區別在于羽絨羽毛在填充物中所占比例前者≥50%、后者<50%,且羽絨羽毛中絨子含量前者≥50%、后者<50%;復合羽絨被與復合羽毛被,填充物均為分層、分區填充的羽絨羽毛和其他纖維,區別在于羽絨羽毛在填充物中所占比例前者≥50%、后者<50%,且羽絨羽毛中絨子含量前者≥50%、后者<50%。
而羽絨羽毛被、混合羽絨羽毛被、復合羽絨羽毛被三者的區別在于填充物成分:羽絨羽毛被填充物成分為****羽絨羽毛,混合羽絨羽毛被填充物成分為羽絨羽毛和其他纖維的混合物,復合羽絨羽毛被填充物成分則為分層、分區分別填充的羽絨羽毛和其他纖維的混合物。
5 增加了附錄
新標準增加了附錄A“羽絨羽毛填充物要求”、附錄B“外觀疵點及程度說明”、附錄C“填充物質量檢驗方法”、附錄D“羽絨羽毛蓬松度的測定:蒸汽還原法”、附錄E“羽絨羽毛被防鉆絨性試驗方法”。
5.1 羽絨羽毛填充物要求
附錄A對填充物的各項品質要求給出了詳細的規定,其中特別說明了標簽為80%以下絨子含量的鵝絨需分別進行鵝/鴨毛、鵝/鴨絨區分,80%及以上絨子含量的鵝絨僅需進行鵝/鴨絨區分。
另外,附錄A還規定了填充物同時含鴨絨、鵝絨時,各自占總量百分比的計算方法,該方法系結合填充物中各組成成分檢測結果,一步步計算得出*終鵝毛絨、鴨毛絨含量,比舊的計算方法更科學、合理。其原理為**對羽絨進性初步分類,即鵝絨、鴨絨、不可區分絨、鵝毛、鴨毛、不可區分毛,進行初始計算,得出各組分百分比:鵝絨%、鴨絨%、不可區分絨%、鵝毛%、鴨毛%、不可區分毛%,再將不可區分部分歸類按已鑒別的鵝鴨比例分攤,得出鵝毛絨、鴨毛絨含量,即:
利用上述結果再*終計算出
5.2 外觀疵點及程度說明
新標準附錄B對外觀疵點及疵點的輕微、明顯程度給予了詳細說明。這也是比舊標準更加完善的內容之一,對線狀、條狀疵點的寬度給予明確規定,分別為不超過0.2cm,且指出條塊疵點不包括色斑及污漬。相鄰的紗、線斷裂2根以上的破洞、破邊及0.3cm以上的跳花都為破損。新標準疵點程度規定更明確,均用數值將輕微和明顯程度分等,使企業在把控質量時有了準確的數據做依據。
5.3 填充物質量檢驗方法
新標準附錄C給出了填充物質量的檢驗方法,即用待測樣品質量減去樣品外殼質量就是填充物質量,此方法與舊標準中相同,但新標準規定該檢驗過程必須在標準大氣條件下進行,排除了舊標準中沒有規定大氣條件下因周圍溫濕度差異而導致的檢驗結果誤差。
5.4 羽絨羽毛蓬松度的測定
新標準附錄D規定了羽絨羽毛蓬松度的測定,采用蒸汽還原法。
方法原理:如圖1所示,用蒸汽發生器的噴頭將蒸汽吹入還原箱,每面吹10s,共吹40s。此時用手檢查羽絨羽毛是否全部潮濕。否則,可再吹入蒸汽,直到其中的羽絨羽毛樣品全部潮濕。如圖2所示,5min~10min后開始用吹風機吹干羽絨羽毛。每面至少吹30s,共吹2min以上。用手檢查羽絨羽毛是否全部干燥。如果未全部干燥,可再繼續吹風,直到其中的羽絨羽毛樣品全部干燥。將還原箱放入標準大氣條件下平衡24h以上,然后按GB/T 10288—2003中6.4.2進行蓬松度測定。
5.5 防鉆絨性試驗方法
新標準附錄E規定了羽絨羽毛防鉆絨性的試驗方法。要求試驗尺寸為40cm40cm,每份樣品上裁取試樣2份。需特別注意的是,試樣的制備。一般從樣品的邊角處取一自然縫紉區塊直接制成試樣袋。原來的邊角保留,另兩邊經包邊封口后制成試樣袋。用粘封液將試樣袋縫線處粘封。如果樣品原有內外層結構,保留其原有結構。如自然縫紉區塊尺寸大于40cm40cm,則在40cm40cm處進行縫合;如果制品的自然縫紉區塊尺寸小于40cm40cm,保留中間原有的格子,在40cm40cm處進行縫合。在縫合線外留足1cm布邊裁剪,再次包邊縫合。用粘封液將試樣袋縫線處粘封。*后將制備好的試樣袋按GB/T 12705.2—2009的要求進行測試,以2只試樣袋鉆絨根數的算術平均值作為*終結果。
6 產品的技術要求做了增加和修改
新標準中對產品的內在質量、外觀質量和工藝質量三方面分別提出要求,大部分項目都按照不同等級,規定了不同的考核指標。
6.1 內在質量
增加了纖維含量的判定指標,以及對填充物內在質量、被殼品質的判定均給予明確規定。內在質量除了增加的規定外,部分項目是在舊標準基礎上做了修改,詳見表2。
6.2 外觀質量
新標準對外觀質量的要求更細致、明確。舊標準僅對油污、斑漬、竹節紗、缺經、斷紗、色斑做了規定,而新標準規定了規格尺寸偏差率為-1.5~+2.5,緯斜、花斜率按照等級由高到低分別不低于4~5級、4級、3~4級,這些都是新標準比舊標準更完善的地方。新標準外觀瑕疵的考核項目為破損、針眼、色斑、污漬、線狀疵點、條塊狀疵點、印花不良,在舊標準4個項目的基礎上也做了補充完善。其中新標準色斑、污漬的考核比舊標準指標要求提高了。舊標準中疵點的允許程度僅對油漬、竹節紗、色斑給予面積大小要求,并沒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及描述,而新標準外觀疵點及程度在其附錄B中做了詳細規定,疵點如何確定、程度如何劃分不僅有數據說明,而且給予詳細的文字描述,使新標準內容更清晰明確。
6.3 工藝質量
新標準規定了填充物均勻程度應厚薄基本均勻(產品有特殊設計除外);針跡密度由舊標準明暗線13~16針/3cm、行線10~14針/3cm改為四周止口(含拼接處)≥14針/3cm、其他部分≥11針/3cm;縫紉質量由舊標準對接線不短于2cm詳細規定為縫紉起止處應打0.5cm~2.0cm回針且接針套正。
7 試驗方法
由于新標準擴大了產品適用范圍,因此新標準中填充物的測試項目及方法由QB/T 1190改為GB/T 10288—2003。
新標準各項目采用的試驗方法簡要概括如表3、表4。
8 結語
新標準在舊標準基礎上更改了標準名稱,擴大了標準適用范圍,完善了規范性文件,在附錄中詳細規定了填充物中同時有鵝、鴨毛絨時各自占總量百分比的科學計算方法,以及蓬松度、防鉆絨性試驗方法,并改進了內在質量、外觀質量的檢驗方法。新標準內容更完善,檢驗項目更合理明確,試驗方法更科學。在羽絨羽毛制品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新標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為企業把控質量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也為規范羽絨羽毛制品市場發揮了巨大作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