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32歲的原告許某本是某家紡公司的床褥車間普工。前年9月,在工作中扭傷了腰,先是被扣除治療期間的工資,沒料想一個月后,公司竟以“工作表現不好”為由,要求和他解除勞動關系。這讓自認為一直努力工作、任勞任怨的許某感到寒心。近日,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令被告某家紡公司應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2011年9月13日,許某在車間抬膠網時不慎扭傷腰部。許某稱,治療1周后,床褥車間的主管不但否認工傷事實,還扣除其治療期的工資。10月26日下午,該公司停止了許某的工作,許某多次去勞動站投訴,要求繼續上班,但均未果。11月3日,因急需錢回家為母親治病,許某不得已到公司領取了10月份工資2156 0190 2607元,以及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2234.1元。
2011年11月11日,許某向惠州市惠城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裁決該家紡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但該申請被駁回。許某不服,于2012年1月5日向惠城區法院提起訴訟,該院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該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法院判決:工傷認定前解聘員工不合法
該家紡公司認為,公司在9月份已給許某下發了一份離職通知書,而且許某在領取10月份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時,也已在公司出具的辭職人員工資支付單和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表格上簽了字。因此,某家紡公司認為,雙方的勞動合同已經協商解除,因此對一審判決不服,向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此外,許某于2011年9月13日在工作中受傷,2012年10月10日,惠州市惠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許某該次受傷為工傷,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之規定,許某應當享受停工留薪期、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等工傷待遇。因此,該家紡公司在未依法為許某申請工傷認定即解聘許某也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因此,中院認為,許某要求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訴求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一審判決并無不當,應予以維持。
紡織服裝企業員工申訴機制有待進一步改善
3月18日,《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申訴和申訴機制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表明現有紡織服裝企業申訴機制還無法通過現有申訴渠道加以處理解決。主要原因是企業并未完全接受這種申訴機制,再則,以行政調查來解決的方式不被工人信任。《報告》是通過對長三角、珠三角、中部省份的6家紡織廠開展訪談、問卷填寫等調研后得出上述結論的。
勞動糾紛在企業內部的非對抗性處理的另一種方式,即在企業內部建立非司法性申訴機制,開始受到重視。《報告》將“申訴”定義為“工人就工資待遇、工作條件、工作內容、生活條件、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人際關系等問題,向工廠提出的各類抱怨、不滿、要求和改進建議”,“機制”則為“在工廠內部如何處理員工申訴的‘渠道’和‘方式’,及其得以運行的‘過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