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冬奧有我
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冬殘奧會舉辦在即,各項準備工作、保障措施已全面就緒。紡織服裝行業企業也將迎來一次事關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檢閱!
從冬奧制服裝備、頒獎禮儀服裝、比賽服裝,到保暖絮片、石墨烯纖維、奧運場館建造中用到的土工類產品,以及整個冬奧會的過濾、除塵等防護工作中大量使用的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材料……2022北京冬奧,中國紡織元素無處不在!
2022年伊始,在有效進行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將迎來一場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標志性活動——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冬殘奧會。
“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黨和國家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我們不僅要辦好一屆冬奧盛會,而且要辦出特色、辦出精彩、辦出****來;要通過奧林匹克運動和文化傳播,講述中國體育故事、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加強國際體育交流合作,推動我國同世界各國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對冬奧會的籌辦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強力部署。
毫無疑問,北京冬奧會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紡織服裝行業作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的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在這一展現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及體現國家形象的重要契機,也將迎來一次事關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檢閱!
制服裝備:
600多套外觀設計作品脫穎而出
制服,是奧運會賽事景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和志愿者專屬的身份標識,包含服裝、鞋品、配件三類。做好制服裝備工作,為賽時工作人員、志愿者和技術官員提供一套輕便保暖、美觀舒適的制服是一屆冬奧會成功舉辦的重要保證。
為做好制服裝備工作,北京冬奧組委特成立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制服裝備專家委員會,對制服裝備面料選擇、版型提升、外觀設計等進行把關。據悉,專家委員會委員不僅有來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國際組織、***協會等不同單位,還有來自服裝設計、紡織工業、工程技術、藝術文化、體育產業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代表了業內*高水平。
2021年10月27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裝備正式發布,前后進行了8輪版型優化的600多套外觀設計作品脫穎而出。
冬奧制服精彩亮相,博得網民紛紛贊嘆:“又見中國風!”更有網友在評論區求購買鏈接,“冬奧時尚單品”頗有**今冬潮流之勢。同時,北京服裝學院、安踏、嘉麟杰、儀征化纖、恒天中纖、上海安凸……為奧運制服提供科技、人才、供應鏈等專業支撐的院校、企業相繼進入大眾視野,他們紛紛為冬奧會助力發聲。
頒獎元素:
踐行可持續冬奧,展現新時代中國美
奧運會頒獎儀式是整場賽事中*具榮耀的高光時刻,因而頒獎禮儀服裝的設計制作應力求實現*佳呈現。2021年12月31日晚,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元素正式發布,本次發布的頒獎元素包括頒獎臺、頒獎托盤、頒獎托盤放置臺、獲獎運動員定制版吉祥物紀念品、頒獎花束和頒獎禮儀服裝。其中,手工絨線編結的頒獎花束,踐行了節儉、可持續的辦奧理念,在獎牌頒發儀式中將與獎牌一同頒發給獲獎運動員;禮儀服裝包括“瑞雪祥云”“鴻運山水”“唐花飛雪”三套方案,賽時將分別出現在雪上場館、冰上場館和頒獎廣場的頒獎儀式中。
賽服、土工類產品、非織造布材料:
提供專業防護,為冬奧提供專業全面保障
不僅如此,從參賽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專業服裝到比賽及生活場館,從防疫舉措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著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產品的身影。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雪車……面對**速度與特殊的運動環境,冰雪運動的專業服裝始終凝結著大量技術,為運動員提供著專業全面的保障,其中有不少性能是通過非織造技術達到的。
冬奧會競速類項目的服裝,需要進行有效減阻,一定規律的粗糙表面可以使滑雪服降低10%的阻力,表面粗糙的面料在50—60km/h的風速之間,阻力系數可實現驟減;由于特殊的比賽環境,保暖也是冬奧會冰雪項目的必備屬性,提升纖維保暖率、使用加熱技術、增加保溫涂層等等都已是常見操作;賽事服裝的防護作用更是始終被放在首位,比如速度滑冰或高山滑雪等,伴隨著較為高概率的沖撞性可能,高彈性切割面料、吸能緩震材料等等,都能夠為運動員帶來*大程度的保護。
表面粗糙的降阻面料、保溫性能**的服裝、防切割材質、緩震材料……有不少是通過產業用及非織造技術實現的,更不用說奧運場館建造中用到的土工類產品,以及整個冬奧會的過濾、除塵等防護工作中都使用的大量產業用紡織品及非織造布材料了。可以說,2022北京冬奧,中國紡織元素無處不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