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5-24 來源:互聯網
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后生成亞硫酸鹽,并由組織細胞中的亞硫酸氧化酶將其氧化為硫酸鹽,通過正常解毒后*終由尿排出體外。因此,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機體可以認為是安全無害的。其毒性主要表現為經職業接觸所引起的急慢性危害。
為保證消費者健康,我國在食品添加劑標準中規定了二氧化硫類物質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圍、使用量及允許*大殘留量。如果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沒有掌握好二氧化硫類物質的使用量,或有些企業為了追求其產品具有良好的外觀色澤或延長食品包藏期限或為掩蓋劣質食品,不顧標準限制,超量使用二氧化硫類添加劑,就有可能造成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新版標準修改變化
1、標準號由GB/T 5009.34-2003推薦性國家標準改為GB 5009.34-2016強制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標準名稱由《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改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測定》。
2、新標準刪除了舊標準中的**法和附錄A,將第二法蒸餾法改為滴定法并對其作了更細致的補充和完善。刪除舊標準中的**法鹽酸副玫瑰苯胺法可能考慮到該方法的幾點不足:
①該方法為分光光度法,標準曲線的線性范圍窄,對于亞硫酸鹽含量高的樣品,需對樣品稀釋后測定。稀釋過程中可能產生人為誤差。
②SO2標準溶液不穩定,濃度隨放置時間逐漸降低,必須現配現用。
③檢測周期長,樣品前處理需要浸泡4小時以上。
④顯色體系適用范圍有限,時常因檢測樣品的顏色、著色劑與未知成分與顯色劑反應而呈陽性干擾。
⑤操作過程中大量使用有毒的四氯汞鈉溶液,對環境造成污染。
新舊標準方法比較
1、適用范圍
舊標準中的第二法適用于色酒及葡萄糖糖漿、果脯。
新標準的滴定法適用于果脯、干菜、米粉類、粉條、砂糖、食用菌和葡萄酒等食品。新標準擴大了適用范圍。
2、標準溶液的配置
新標準增加了碘標準溶液的配置方法。
3、稱樣要求
舊標準中固體樣品要求稱取約5.00g均勻試樣,液體試樣可直接吸取5.0mL-10.0mL試樣,新標準要求稱取5g均勻樣品(精確至0.001g),液體樣品可直接吸取5.00mL-10.00mL樣品。可以看出新的標準要求的精密度更高,要使用千分位的天平。
4、結果計算部分
舊標準規定二氧化硫的總含量單位為克每千克(g/kg),新標準規定二氧化硫的總含量單位為克每千克(g/kg)或克每升(g/L),考慮了液體試樣的情況。同時新標準規定結果以重復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表示,當二氧化硫含量≥1g/kg(L)時,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當二氧化硫含量<1g/kg(L)時,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而舊標準沒有對結果的保留位數作規定。
5、其他要求
此外新標準還對方法精密度、方法檢出限、定量限作規定。而舊標準第二法則沒有這些規定。
可以看出新的方法更加符合實際的檢測需要,可操作性更強,對樣品檢測、檢測報告的編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新標準注意事項
1、加酸后,應立即將三角瓶放入密閉容器中蒸餾以免反應產生的SO2釋放到空氣中造成檢測結果偏低。
2、確保冷凝管下端插入乙酸鉛吸收液內。
3、對于二氧化硫含量高的樣品,可以減少取樣量。
4、結果計算時要注意保留有效位數,含量低的樣品要注意定量限的要求。
5、用亞硫酸鈉(自己配置、參照GB 5009.34-2003中**法亞硫酸鈉標液的配制)做回收率在85%以上,**是用碘液標定出亞硫酸鈉中硫化物的值后再去做回收率,亞硫酸鈉標準溶液配置好后不能放置太久,建議一氣呵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