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8-09 來源:互聯網
防曬口罩參考執行的標準GB/T 18830,是針對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性能評定,對面料的一些基本的理化性能有要求,對病毒防護效果、過濾效率等指標不考核,所以這一類的口罩從它的材質的設計原理上來講,是不具備防病毒或者醫用的防護功能的。
哪些口罩能防病毒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明確指出,現階段建議公眾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級別口罩。具體如下:
醫用外科口罩
主要是由三層材質組成,核心層是由熔噴布構成,具有很好的過濾細顆粒物和病毒的功能。醫用外科口罩的嚴密性較好,可以防止體液的污染并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以可以用于普通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
N95(KN95)口罩
N95口罩的防護功能比醫用外科口罩更好,但價格較高,佩戴舒適度相對略低,主要應用于發熱門診的一線醫生以及新冠患者。
另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公告顯示,在身體狀況允許的前提下,以下幾種特殊場景,也推薦佩戴 N95或KN95口罩:
在醫療機構就醫、陪同就醫、取藥時;
在探視高齡老年人、嬰幼兒或有基礎性疾病人員時;
進行核酸檢測、收取外賣快遞時;
出入人員密集及通風差的密閉場所時,如KTV、地下農貿市場、地下棋牌室等;
風險難以判定但需要和陌生人近距離溝通,如維修或裝修人員上門服務、與銷售人員溝通時。哪些口罩不能防病毒
“抗菌抗病毒”非醫用口罩
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宣稱“抗菌抗病毒”非醫用口罩,一般通過共混、噴涂等方式添加各類抗菌劑,主要添加物包括納米二氧化鈦、納米銀、季銨鹽、銅離子/氧化銅、中藥提取物等。對該類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應當開展充分研究和驗證。
在安全性方面,應對口罩抗菌劑脫落導致的對正常人群長期吸入的風險進行評估;在有效性方面,應對抗菌劑的加入是否影響口罩過濾效果,以及抗菌劑的抗菌抗病毒的效果進行驗證。該類口罩產品在臨床有效性沒有得到充分驗證前提下,添加抗菌劑會引入新的風險。當前,在醫療器械的上市前評價時,該類產品持續、長期使用的風險受益比不足,尚不具備顯著的臨床意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