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小檢 時間:2022-09-01 來源:互聯網
灰鑄鐵的特點就是減震、耐磨、耐熱、耐氧化,而且在化學性能上還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耐酸性、耐堿性等,同時,與其它合金相比具有加工性好、熔點低、充型性好等優點,而且在制造生產設施和成型過程簡單易操作,兼具了成本低廉的優越性。所以灰鑄鐵憑借著優良的力學性能、加工性能和鑄造性能,被廣泛應用于交通、冶金、機械、礦山和國防等領域。
由于灰鑄鐵產品的普適性,人們對鑄鐵的成分、性能、生產工藝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目前大多數工廠針對灰鑄鐵件常規性檢測項目一般是抗拉強度、伸長率和硬度試驗等,對化學成分控制也日益加強,近精準的直讀光譜分析儀可即時測出十幾乃至幾十個元素含量,以及熱分析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保證達到灰鑄鐵牌號的性能要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隨著人類工業化進程的日益深入,相關生產效率不斷提高,對其檢測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求更高。一方面,準確的檢測結果,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促進科學地分析與研究鑄鐵的性能;另一方面,檢驗得到的精準數據,也是實現材料生產實時控制和材料設計學科的前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鑄件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鑄件內在缺陷的無損檢驗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很多出口鑄件要求首件驗證及初次批量驗證,都包括要進行諸如滲透探傷、磁粉探傷、超聲波探傷和射線探傷等無損檢驗項目。 此外,灰鑄鐵中的石墨特征決定了材料的性能,通過金相檢驗準確理解和正確檢測石墨形態和長度等指標,有利于指導生產和改善產品質量。所以,要高質量地生產出符合規定的灰鑄鐵件,了解當前有關金相檢驗和試驗設備與檢測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
灰鑄鐵的金相檢驗是其重要檢測項目之一。由于石墨對基體的割裂作用遠大于蠕墨鑄鐵和灰鑄鐵,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石墨形態決定了鑄件的性能。實際應用中,C 型、E 型、F 型等石墨的出現會使鑄件性能產生急劇的惡化,此外粗大的石墨、異常的碳化物和磷共晶亦會使鑄件性能急劇惡化。因而灰鑄鐵金相檢驗標準對灰鑄鐵質量管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灰鑄鐵金相檢驗標準為GB/T 7216-2009 灰鑄鐵金相檢驗,但是該標準針對石墨形態的評判采用定性的方法進行識別,還無法做到定量判別,因而在日常檢驗過程中時常關于石墨形態及含量的判別出現爭議。例如:
(1)關于石墨長度,2009 版標準中未給出明確定義,造成檢測人員對石墨長度有三種理解:① 石的曲線長度,② 石墨的*大投影長度, ③石墨起點到終點的直線距離。這造成該檢測項點檢測結果難以統一。
(2)石墨類型區分難度大造成不同類型石墨比例評估困難,檢驗人員易將厚片狀的 A 型石墨誤判 C 型石墨,帶來了較大的爭議,此外D、E 型石墨含量判別實驗室間的結果也有較大差異,針對此類現象目前標準中未能給出較好的解決方法,對產品質量的管控帶來較大的隱患。
明確石墨的長度測量方法,在影響鑄鐵性能的諸多因素中,石墨長度的作用是顯著的。它直接反映石墨割裂基體的程度大小。標準中未能對石墨長度給出明確定義,據調研情況,目前檢測人員對石墨長度在三種不同理解:① 石墨的曲線長度,② 石墨的*大投影長度, ③石墨起點到終點的直線距離。這造成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出具檢測報告時,其結果難以統一。
由于灰鑄鐵金相檢驗標準針對石墨形態的評判采用定性的方法進行識別,還無法做到定量判別,因而在日常檢驗過程中時常關于石墨形態及含量的判別出現爭議。石墨類型區分難度大造成不同類型石墨比例評估困難,檢驗人員易將厚片狀的 A 型石墨誤判為 C 型石墨,帶來了較大的爭議;D、E 型石墨含量判別實驗室間的結果也有較大差異,針對此類現象現有標準中未能給出較好的解決方法,對產品質量的管控帶來較大的隱患。
在國外標準方面,國際標準 ISO 945-1 《鑄鐵微觀結構 第 1 部分:通過目測分析進行石墨分類》于 2017 年進行了更新,針對灰鑄鐵這一領域主要將原先φ 70 圓的圖譜改為φ 120 圓,使受檢面積增大利于石墨形態的評判,并且還對石墨長度等級圖譜進行了修改。所以,對于灰鑄鐵產品的評價,我們需要根據*新國際標準ISO 945-1的更新情況,結合國內先進的檢測技術水平,建立起合理的數據模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