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影隨風 時間:2022-09-05 來源:互聯網
納米粒子可通過光學、催化、化學反應、磁性、熔點、蒸汽壓、相變溫度、超導等許多方面顯示出特殊的性質,應用在紡織品中更顯示出重要的價值。目前,納米材料在紡織品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抗菌、抗靜電、紅外、紫外光吸收等功能性方面。
1、納米材料在紡織上的應用方式
納米材料在紡織上的應用方式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通過纖維改性功能化來實現,二是通過后整理技術對織物進行功能化整理。功能性紡織品是指超出傳統意義上紡織產品的保暖、遮蓋和美化功能之外的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紡織品。
a、纖維改性功能化
利用化纖改性技術,將納米材料作為添加劑來對纖維實現改性,制備功能化纖維/納米材料復合纖維。
如濕法紡絲中的溶液共混,就是在將高聚物經適當的溶劑溶解后,將納米粒子加入其中,充分攪拌均勻,然后進行紡絲加工,而融紡則是將納米微粒加入到熔融的聚合物中,制備功能化纖維,此種方法就是利用了納米微粒的熱穩定性,但要求其對于聚合物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相容性。
b、后整理法
除了直接將納米粒子加入到纖維中去,后整理也是一類主要的納米粒子與紡織品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對于天然纖維而言。
這種方法主要是指涂層法和浸漬法,涂層技術是后整理中常用的一種技術,它是將納米微粒加入到涂層劑中去,然后將其在織物表面進行精細涂層,經烘干和一些必要的處理,在織物表面形成一種功能性的涂層,從而可達到特殊的功能,這種方法具有簡單耐用、工藝操作方便等優點。浸漬法是將納米微粒的乳膠和其它整理劑混合均勻后,將織物浸入其中而獲得特殊功效的。
總之,納米微粒如何與紡織品實現更好的結合,主要是在解決好如何使其均勻分布在紡織品或纖維中,如何使其與纖維高分子、織物形成良好的牢固的結合這兩個問題,從而才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耐久性和均勻性。
2、納米材料在紡織品的主要應用
a、遠紅外保健纖維
紅外線(波長從0.75-1000微米)是太陽光線中的一種輻射線,其屬于不可見光,紅外線又依波長大小可分成近、中、遠紅外線三種,有專家指出以氧化鋁(Al2O3)、氧化鋯(ZrO2)、二氧化鈦(TiO2)及三氧化釔(Y2O3)等礦物所制備的精密陶瓷粉末,其所吸收的遠紅外線能量*強。
而以波長在4-14微米的遠紅外線又稱為生育光線,當人體需要散熱冷卻時,流汗生理現象產生,體表汗珠伴隨著能量,透過吸濕排汗的衣物,將熱能釋放,同時具有遠紅外線的纖維可以加速吸濕干燥,并保持人體皮膚干爽與保溫。因此可應用于復健醫療及預防保健上。
吸汗排濕纖維
將上述氧化物與樹脂混合制備功能性母粒,然后經抽紗拉出遠紅外線細絲纖維,由于陶瓷硬度*高(達到7-9)的顆粒,在經過紡口時,若顆粒過大(>2μm)易造成磨損斷紗,因此需將氧化鋯等陶瓷粉體納米話,以減少紡口磨損,還可以是添加到樹脂里面的納米陶瓷粉體含量減少。
舉個例子:氧化鋯單斜晶體,能有效吸收外界能量并輻射與人體生物波波譜相同的遠紅外線,此種遠紅外線作用于人體,即產生人體細胞的共振活化現象,具有保溫和抑菌,促進血液的循環,增強免疫力等等衛生保健的作用。
b、防紫外纖維
眾所周知,適當的紫外線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但對于人體而言,過量的照射紫外線,會誘發各類皮膚病,促發白內障等眼疾,降低免疫力,尤其在大氣臭氧層不斷遭到破壞,地面上的紫外輻射量迅速增大,對于紡織品進行防紫外整理已經是很必要的。
防紫外纖維可以有效保護皮膚
太陽能對人體有傷害的紫外線主要在200——400nm波段,納米TiO2、納米ZnO、納米SiO2、納米Al2O3、納米Fe2O3和納米云母等都有在這個波段吸收紫外線的特征,將少量納米微粒添加到化學纖維中,就會產生吸收紫外線現象從而可以有效保護人體免受紫外線的損傷。現階段使用的大多數抗紫外線功能添加劑主要成分是納米TiO2、納米ZnO以及其他化學助劑。
防紫外線添加劑讓衣服更加耐曬
此外,防紫外線添加劑的使用也可以有效的減緩聚合物纖維的老化,可以是纖維制品更加耐曬,耐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