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影隨風 時間:2022-09-28 來源:互聯網
吸濕排汗纖維是利用纖維表面微細溝槽所產生的毛細現象使汗水經芯吸、擴散、傳輸等作用,迅速遷移至織物的表面并發散,從而達到導濕快干的目的。何謂吸濕排汗?此詞指使不親水的織物同時具有吸濕性和快干性,一般來說,無論是天然纖維還是合成纖維都很難兼具這兩種特性,但是吸濕排汗加工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對于完全不吸水的聚酯纖維而言,吸濕排汗加工技術又賦予它新的生命。
規格
吸濕排汗纖維主要是利用纖維截面異形化(Y字形、十字形、W形和骨頭形等)使纖維表面形成凹槽,借助凹槽的芯吸導濕結構,迅速吸收皮膚表層濕氣及汗水,并瞬間排出體外,再由布表的纖維將汗水擴散并迅速蒸發掉,從而達到吸濕排汗、調節體溫的目的,使肌膚保持干爽與涼快。
目前應用*廣且效果*好的,都是利用截面異形化生產的吸濕排汗纖維。如:美國杜邦公司的Coolmax纖維,臺灣遠東紡織的Topcool纖維,臺灣中興紡織的Coolplus纖維等。
吸濕排汗常用規格有:纖維:1.4D*38mm,長絲型:50D/72F、100D/144F、150D/144F、75D/72F、 75D/48F、75D/36F、100D/72F、100D/48F、 150D/96F、150D/48F等;紗線類:16S/1、20S/1、30S/1、,32S,40S,50S,60S等。此外, 吸濕排汗纖維與棉,麻,天絲等原料的混紡紗也層出不窮。
吸水放水性能
纖維的吸濕排汗性能取決于其化學組成和物理結構形態。從皮膚表面蒸發的氣態水分**被纖維材料吸收(即吸濕),然后經由材料表面放濕;而皮膚表面的液態水分由纖維內部的孔洞(毛細孔、微孔、溝槽)以及纖維之間的空隙所產生的毛細效應使水分在材料間表面的吸附、擴散和蒸發(即放濕)。兩種作用的結果導致水分發生了遷移,前一種作用主要與纖維大分子的化學組成有關,后一種作用則與纖維的物理結構形態有關。
吸濕排汗纖維一般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表面有眾多的激孔或溝槽,其截面一般為特殊的異形狀,利用毛細管效應,使纖維能迅速吸收皮膚表面濕氣與汗水,通過擴散、傳遞到外層帶發。
纖維的吸水性
吸濕排汗纖維具有吸水性的特征,是纖維表面有許多內外溝通的微孔或原纖維間隙和表面溝槽,使得水分容易進入纖維間,同時,沿著纖維軸方向不少管狀的溝槽或毛細管,為水分的遷移提供通道,因此纖維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之后也不出現像棉那樣因吸水而膨潤的現象。
纖維的干燥性
滌綸間的水分主要靠大量的微孔毛細管引力被纖維握持,或者機械地保持在纖維間的毛細管中。在正常環境溫度下水分容易輸送到纖維表面而揮發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