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強 時間:2022-10-14 來源:互聯網
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怎么檢測?目前對于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有對應的檢測方法標準依據。今天百檢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金屬材料彎曲試驗的測定方法相關信息。
檢測方法標準依據:GB/T 232-2010 金屬材料 彎曲試驗方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測定金屬材料承受彎曲塑性變形能力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金屬材料相關產品標準規定試樣的彎曲試驗。但不適用于金屬管材和金屬焊接接頭的彎曲試驗,金屬管材和金屬焊接接頭的彎曲試驗由其他標準規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975 鋼及鋼產品 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GB/T 2975-1998,eqv ISO 377:1997)
3.符號和說明
本標準使用的符號和說明見表1及圖1、圖2、圖3和圖B.1。
4.原理
彎曲試驗是以圓形、方形、矩形或多邊形橫截面試樣在彎曲裝置上經受彎曲塑性變形,不改變加力方向,直至達到規定的彎曲角度。
彎曲試驗時,試樣兩臂的軸線保持在垂直于彎曲軸的平面內。如為彎曲180°角的彎曲試驗,按照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可以將試樣彎曲至兩臂直接接觸或兩臂相互平行且相距規定距離,可使用墊塊控制規定距離。
5.試驗設備
5.1 一般要求
彎曲試驗應在配備下列彎曲裝置之一的試驗機或壓力機上完成:
a) 配有兩個支輥和一個彎曲壓頭的支輥式彎曲裝置,見圖1;
b) 配有一個V型模具和一個彎曲壓頭的V型模具式彎曲裝置,見圖2;
c) 虎鉗式彎曲裝置,見圖3。
5.2 支輥式彎曲裝置
5.2.1 支輥長度和彎曲壓頭的寬度應大于試樣寬度或直徑(見圖1),彎曲壓頭的直徑由產品標準規定。支輥和彎曲壓頭應具有足夠的硬度。
5.2.2 除非另有規定,支輥間距離l應按照式(1)確定:
l=(D+3a)±a/2…………(1)
此距離在試驗期間應保持不變。
注:此距離在試驗前期保持不變,對于180°彎曲試樣此距離會發生變化。
5.3 V型模具式彎曲裝置
模具的V形槽其角度應為(180°-a)(見圖2),彎曲角度a應在相關產品標準中規定。
模具的支承棱邊應倒圓其倒圓半徑應為(1~10)倍試樣厚度。模具和彎曲壓頭寬度應大于試樣寬度或直徑井應具有足夠的硬度。
5.4 虎鉗式彎曲裝置
裝置由虎鉗及有足夠硬度的彎曲壓頭組成(見圖3),可以配置加力杠桿。彎曲壓頭直徑應按照相關產品標準要求,彎曲壓頭寬度應大于試樣寬度或直徑。
由于虎鉗左端面的位置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虎鉗的左端面(見圖3)不能達到或者超過彎曲壓頭中心垂線。
5.5 符合彎曲試驗原理的其他彎曲裝置(例如翻板式彎曲裝置等)亦可使用。
6.試樣
6.1 一般要求
試驗使用圓形、方形、矩形或多邊形橫截面的試樣,樣坯的切取位置和方向應按照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如未具體規定,對于鋼產品,應按照GB/T 2975的要求,試樣應去除由于剪切或火焰切割或類似的操作而影響了材料性能的部分,如果試驗結果不受影響,允許不去除試樣受影響的部分。
6.2 矩形試樣的棱邊
試樣表面不得有劃痕和損傷。方形、矩形和多邊形橫截面試樣的棱邊應倒圓,倒圓半徑不能超過以下數值:
——1mm,當試樣厚度小于10mm;
——1.5mm,當試樣厚度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50mm;
——3mm,當試樣厚度不小于50mm。
棱邊倒圓時不應形成影響試驗結果的橫向毛刺、傷痕或刻痕。如果試驗結果不受影響,允許試樣的棱邊不倒圓。
6.3 試樣的寬度
試樣寬度應按照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如未具體規定,應按照以下要求:
a) 當產品寬度不大于20mm時,試樣寬度為原產品寬度;
b) 當產品寬度大于20mm時:
——當產品厚度小于3mm時,試樣寬度為(20±5)mm;
——當產品厚度不小于3mm時,試樣寬度在20mm~50mm之間。
6.4 試樣的厚度
試樣厚度或直徑應按照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如未具體規定,應按照以下要求:
關于金屬材料彎曲試驗檢測測定方法相關信息就介紹到這里。做檢測,上百檢,百檢網為您帶來一站式檢測服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