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09 來源:互聯網
本標準規定了制訂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基本原則和技術路線、主要技術內容的確定、標準實施可行性分析、標準文本結構和標準編制說明主要內容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國家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訂。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HJ 565 環境保護標準編制出版技術指南
HJ 945.1 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技術導則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工作規則》(國環規法規〔2020〕4 號)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air 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s
?為改善環境質量,結合技術、經濟條件和環境特點,對排入環境中的大氣污染物種類、濃度和數量等限值以及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其他因素、監控方式與監測方法等所做出的限制性規定。
3.2
移動污染源 mobile sources
汽車、摩托車、三輪汽車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鐵路內燃機車和飛機等以燃料為動力的可移動污染源,簡稱移動源。
3.3
排氣污染物 exhaust emissions
從排氣管排放的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
3.4
污染控制裝置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用于控制、限制或者監控排氣污染物或蒸發污染物排放的裝置。
3.5
車載診斷系統 on-board diagnostic system (OBD)
安裝在車輛和發動機上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屬于污染控制裝置,應具備下列功能:診斷影響發動機排放性能的故障;在故障發生時通過報警系統顯示;通過存儲在電控單元存儲器中的信息確定可能的故障區域并提供信息離線通訊。
3.6
型式檢驗 type test
一種類型的產品在設計完成后,對試制出來的新產品進行的定型試驗,以驗證產品能否滿足標準技術要求的檢驗。
制訂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除應符合 HJ 945.1 中的基本原則外,還應滿足以下原則:
a)持續減排原則
標準應不斷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持續降低移動源對環境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b)管理支撐原則
標準應重點支撐環境管理的有效實施,滿足監督管理過程中的實際需求。
c)分類控制原則
依據標準定位和作用不同,區分為新車(含其他移動源,下同)標準和在用車(含其他移動源,下同)標準,且各類產品依據產品特性,提出不同的排放控制要求。
新車標準是從源頭削減污染排放的重要措施,其實施主體是生產企業,應明確產品從設計定型、批量生產,直到使用階段等各個環節的排放控制要求。
在用車標準的實施主體是車主(用戶),用于篩選高排放污染源,以促使用戶對車輛進行正常的使用、維護和保養,保持污染控制裝置的正常工作,避免拆除、損壞或私自改裝車輛等影響污染物排放的行為。在用車標準制訂過程中應考慮與新車標準排放要求的銜接。
5.1 工作內容
制訂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主要技術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a)通過環境管理需求分析明確國家對大氣污染控制和溫室氣體控制的總體要求;
b)結合環境管理需求分析結果,評估現行標準的實施情況,確定制訂標準的重點;
c)進行行業相關情況研究,結合管理需求,確定標準將要發揮的作用和編制標準的技術路線;
d)研究確定標準的適用范圍、排放控制要求、測試方法、實施與監督等主要技術內容;
e)對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進行實施可行性和效益分析,編寫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等技術文件。
5.2 工作流程
標準的制訂應按照《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制修訂工作規則》的要求開展各階段工作,具體工作流程見圖 1。
?
6.1 環境管理總體要求
分析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與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總量控制、監督執法等要求,以及溫室氣體控制要求,明確國家對大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的排放管理需求。
6.2 行業發展趨勢
分析新的行業發展規劃、產業發展戰略規劃、行業準入條件等政策文件,梳理行業發展方向、對大氣污染物排放和溫室氣體的管理要求等。
6.3 現行標準實施情況
結合環境管理需求分析結果,對已完成實施評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深入分析評估結論,提出標準制訂的重點;對尚未開展實施評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應分析研究現行標準存在的問題,包括標準的適用范圍、排放控制要求、測試方法等,明確標準制訂的重點。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
下載地址:《HJ 1228-2021 國家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訂 技術導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