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09 來源:互聯網
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中氡的四種常用測量方法,即徑跡蝕刻法、活性炭盒法、脈沖電離室法、靜電收集法。
本標準適用于環境空氣中氡濃度的測定,包括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等。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T 8170 數值修約規則與*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3163.1 輻射防護儀器 氡及氡子體測量儀 第 1 部分:一般原則
HJ 61 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JJG 825 測氡儀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氡 radon
原子序數為 86 的元素的同位素 222Rn,是鈾系衰變的中間產物。自然界中氡有 219Rn、220Rn、222Rn三種同位素,本標準環境空氣中氡僅指 222Rn。
3.2
氡濃度 radon concentration
單位體積空氣中氡的放射性活度,SI 單位為Bq/m3。
3.3
瞬時測量 spot measurement
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范圍內獲取某時刻濃度值的方法。
3.4
連續測量 continuous measurement
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進行的不間斷的并能夠得到每一時間間隔結果的測量。
3.5
累積測量 integrating measurement
在特定的時間周期進行的積分式測量,其結果為該時間段平均濃度。
3.6
標準氡室 standard radon chamber
一個特制的密封含氡容器,能對其內部的氡濃度和有關環境條件加以穩定而均勻的調控,并對氡濃度準確定值。用于氡濃度測量儀的檢定或校準。
3.7
刻度 calibration
在已知氡濃度的情況下,確定測量裝置的刻度系數(靈敏度)或校正因子。
3.8
采樣策略 sampling strategy
根據采樣目的和環境,選擇采樣點位和密度、測量方法、采樣或測量時間的技術原則。
4.1 測量目的
測量的目的是采集足夠的代表性樣品,以得到有用的測量結果。實際測量中,空氣中氡濃度一般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在某些區域甚至會有一個數量級的變化。因此,應根據不同測量目的及不確定度要求選擇采樣策略和測量方式。
4.2 采樣策略
4.2.1 分析采樣點位歷史調查情況。
4.2.2 現場勘察(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借助于便攜式放射性測量儀對調查區域進行初步測量)。
4.2.3 判斷調查區域氡的遷移路徑和聚集區域。
4.2.4 對采樣點位的區域進行仔細調查,選擇采樣點位和密度。
4.2.5 根據不同測量目的選擇測量方法,詳見附錄 A。
4.2.6 根據測量的不確定度要求,確定采樣或測量時間。各測量方法在不同采樣或測量時間下的典型相對標準不確定度參見附錄 B。
4.3 測量方式
4.3.1 根據采樣時間長短不同,測量方式分為瞬時測量、連續測量和累積測量。不同測量方式得到的測量結果特征見表 1。
表 1 參考測量條件
測量方式 | 采樣時間間隔 | 測量結果的特征 |
瞬時測量 | 少于 1 小時 | 代表采樣地點在采樣時刻的空氣中氡濃度 |
連續測量 | 自行設定 | 代表采樣地點空氣中氡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趨勢 |
累積測量 | 幾天至 1 年 | 代表采樣期間氡濃度的平均值 |
4.3.2 根據采樣方式的不同,測量方式分為主動式測量和被動式測量。
5.1 徑跡蝕刻法
5.1.1 方法概述
本方法為累積采樣,測量結果為采樣期間氡的平均濃度。采用被動式測量方式,若測量周期為 90 d,該方法的探測下限至少可達 5 Bq/m3。
5.1.2 測量原理
探測器采用固體核徑跡材料(如柯達阿爾法膠片 LR-115 或碳本酸丙烯乙酸CR-39),置于一定形狀的采樣盒內組成徑跡蝕刻法測氡采樣器(以下簡稱“采樣器”),如圖 1 所示。
氡氣經擴散窗進入采樣盒內,氡及其新衰變產生的子體發射的 α 粒子轟擊探測器時,使其產生潛徑跡。將此探測器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或電化學蝕刻,擴大損傷徑跡,以致能用顯微鏡或自動計數裝置進行觀測統計或計數。單位面積上的徑跡數與氡濃度和暴露時間的乘積成正比。用刻度系數將徑跡密度換算成氡濃度。此方法可用于累積測量。
5.1.3 設備或材料
5.1.3.1 探測器
選用對 α 粒子敏感的固體核徑跡材料,比如 LR-115、CR-39 等。
5.1.3.2 采樣盒
多由導電塑料或金屬制成的空腔盒體,其尺寸大小應符合實際測量要求。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
下載地址:《HJ 1212-2021 環境空氣中氡的測量方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