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10 來源:互聯網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水十條”精神,推進我市東江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保障全市供水安全,根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 773-201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指南(試行)》(環辦〔2012〕50號)、《東莞市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2015-2030)》、《關于全面加強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東委辦發〔2016〕8號)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2018年6月底前,完成我市東江水源地已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規范化建設工作,主要包括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建設、保護區有關標志設置、建設項目清理整治等內容。
(一)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
按照省政府批復的東江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在一級保護區陸域邊界建設隔離防護工程(圍網)。東江水源地一級保護區河段全長約22.5公里,各段工程如下:
1.太園泵站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干流東莞一側,太園泵站取水口上游1.4公里(至東莞惠州界)至下游1.1公里,完善現有或新增圍網2.5公里。(責任單位:橋頭鎮,配合單位:市運河治理中心)
2.市第五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干流東莞一側,企石水廠取水口上游1.5公里至江庫聯供取水口下游800米(至從莞深高速),完善現有或新增圍網3.5公里。該一級保護區涉及企石水廠、市第五水廠、江庫聯網供水工程等3個取水口,其中企石水廠取水口上游1.5公里圍網由企石鎮負責建設;企石水廠取水口至從莞深高速之間2.0公里圍網由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負責建設,企石、石排鎮負責提供作業用地。(責任單位:企石鎮、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配合單位:石排鎮、市江庫聯網工程中心)
3.石排自來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干流東莞一側,石排自來水廠新取水口上游1.5公里至舊取水口下游490米,完善現有或新增圍網2.4公里。(責任單位:石排鎮)
4.石龍黃洲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干流石龍黃洲水廠取水口上游1.2公里至下游900米,完善現有或新增北岸圍網2.1公里。(責任單位:石龍鎮)
5.石龍西湖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干流、南支流石龍南二橋至石龍南岸大橋,完善現有或新增南岸2.3公里圍網。(責任單位:石龍鎮)
6.市第六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南支流市第六水廠取水口上游1.1公里至下游1.5公里,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負責完善現有或新增南岸2.6公里圍網,茶山鎮、東城街道負責提供作業用地;石碣鎮負責完善石碣自來水廠取水口上下游現有或新增北岸2.6公里圍網。(責任單位: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石碣鎮,配合單位:茶山鎮、東城街道)
7.市第三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南支流東城水廠取水口上游1.5公里至市第三水廠取水口下游800米,完善現有或新增南岸2.3公里圍網,東城街道負責提供作業用地。(責任單位: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配合單位:東城街道)
8.萬江水廠一級保護區:在中堂水道萬江水廠取水口上游1.5公里至下游600米,完善現有或新增南岸2.1公里圍網,萬江街道負責提供作業用地。(責任單位: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配合單位:萬江街道)
9.高埗鎮自來水廠一級保護區:在中堂水道高埗鎮自來水廠取水口上游880米至下游1.5公里,完善現有或新增北岸2.4公里圍網。(責任單位:高埗鎮)
10.中堂水廠一級保護區:在東江北干流東莞一側,中堂水廠取水口上游700米至下游800米,完善現有或新增圍網1.5公里。(責任單位:中堂鎮)
(二)標志設置
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飲用水水源保護標志應參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HJ/T 433)的規定執行,標志應明顯可見。
1.界標設置
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及各屬地鎮街應按照所轄范圍,根據終確定的各級保護區界限,充分考慮地形、地標、地物等特點,將界標設立于陸域界限的頂點處。在劃定的陸域范圍內,根據環境管理需要,在人群活動及易見處(如交叉路口、綠地休閑區等)設立界標。(責任單位: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東江沿線各相關鎮街)
2.警示牌設置
警示牌設在保護區的道路或航道的進入點及駛出點,在保護區范圍內的主干道、高速公路等道路旁應每隔一定距離設置明顯標志,穿越保護區及其附近的公路、橋梁等特殊路段加密設置警示牌。警示牌位置及內容應符合《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JTG D82-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 5768)和《內河助航標志》(GB 5863)的相關規定。涉及東江水源地的道路主要有東江大道(由各屬地鎮街負責管養)及跨越東江二級水源保護區的各橋梁(根據橋梁類型,分別由各屬地鎮街、市公路局、市交投集團負責管養),按照“誰管養,誰負責”的原則,由管養單位負責道路警示牌設置。東江沿線各相關鎮街按照轄區范圍負責航道標志設置。(責任單位:東江沿線各相關鎮街、市公路局、市交投集團,配合單位:市交通局、東莞航道局)
3.宣傳牌設置
應根據實際情況,在適當的位置設立宣傳牌,宣傳牌的設置應符合《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原則與要求》(GB/T 15566)和《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 5768)的相關規定。(責任單位: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東江沿線各相關鎮街)
(三)建設項目整治清理
按照“一級保護區內不得有與取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及其他禁止行為;二級保護區禁止新建、改建和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由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關閉”等法律法規要求,東江沿線各鎮街應對所轄一、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相關違法違規建設項目進一步排查、梳理,并依法落實建筑物清拆、排污口關閉、人口搬遷等整治清理工作,杜絕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風險。(責任單位:東江沿線各相關鎮街)
(一)方案制定階段(2017年6月底前)
2017年6月底前,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制定市第五水廠、市第六水廠、市第三水廠及萬江水廠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標志設置工程建設方案,明確工程實施具體內容和投資預算,并報市財政審核后,請示市政府予以批準實施。各鎮街根據責任分工,制定所轄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標志設置工程建設方案,并落實相關財政預算;完成保護區范圍內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排查,并制定整治清理方案。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
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各鎮街按照工程方案有關內容,組織實施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標志設置工程建設;各鎮街對所轄一、二級保護區范圍內違法違規項目依法開展整治清理。
(三)驗收整改階段(2018年7月至12月)
東江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所有工程完工后,由市環境保護局組織市發改、財政、水務局等部門對有關工程開展現場調研,對不滿足水源地環境保護要求的工程進行督促整改。
(四)維護管理階段(2019年起)
建立長效維護管理機制,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各鎮街按照“誰建設,誰維護”原則,負責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及相關標志日常維護工作,有關屬地鎮街配合建設單位維護工作,并加強對所轄區域水源地監督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
飲用水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大局,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工作是保障全市供水安全的重要舉措。各鎮街、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協調配合,強力推進規范化建設工作。
(二)嚴格落實責任
各鎮街、各單位要按照本方案所確定的任務分工和要求,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細化分解各項任務,明確落實責任,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要求推進各項工作。
(三)保障資金投入
按照市政府常務會議紀要第十五屆〔2016〕27號“采取由市、鎮兩級財政定額補貼的方式,推進市、鎮兩級水廠取水口的一級水源保護區防護設施建設,防護設施的建設、管理、維護等工作由取水單位負責組織實施”有關精神,各級政府、相關單位要確保對水源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對明確由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負責的工程項目,市財政局要按照“市級財政定額補助”形式給予資金支持;對明確由鎮街負責的工程項目,由鎮街負責安排有關資金;工程項目的后期維護費用,納入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及各鎮街日常經費解決。
(四)加大宣傳力度
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政策法規宣傳力度,提高全民飲用水水源保護意識;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專項活動,進一步擴大公益性宣傳范圍,為實現全市飲用水水源保護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以上為建設方案全文,如需查看原附件,請點擊下方鏈接下載:
下載地址:《東莞市東江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工作方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