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彧 時間:2022-11-17 來源:互聯網
碳排放核查包括:碳盤查/碳核查/核算和溫室氣體清單編制。
碳盤查
碳盤查是以排放企業或組織為單位,計算其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各個環節的直接或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可稱作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一般來說,企業進行碳盤查時,需要計算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京都議定書》中要求的六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和六氟化硫。由于這六種溫室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的強弱各不相同,習慣上人們以二氧化碳作為參照氣體,把不同氣體產生的溫室效應折算成同樣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的量,然后進行統計。碳盤查所覆蓋的企業范圍較廣,嚴格來說只要有溫室氣體排放,無論排放量多少,均可以納入碳盤查的工作范圍。
碳盤查是企業的自主行為,企業可以在任何時間委托咨詢機構,對其某一時間段內的碳排放情況進行核算,提出整改意見。
企業引進第三方碳機構對企業進行盤查,能夠站在企業的角度上,對企業目前的核算工作給予指導,盡快完成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碳排放補充數據表及監測計劃的編制工作;并對企業目前的核算工作查漏補缺,爭取做到真實反映企業的碳排放情況。
碳盤查主要步驟:
簽訂協議、核查準備、文件評審、現場核查、核查報告編制、內部技術評審、核查報告交付及記錄保存等。核查機構在遵循客觀獨立、誠實守信、公平公正和專業嚴謹的原則下,通過對企業基本情況、核算邊界、核算方法、核算數據、質量保證和文件存檔以及監測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核查,并得出核查結論。
碳核查
第三方核查機構依據《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以及相關標準和要求,對重點排放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提交的排放監測計劃進行審核以及對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及補充數據表實施核查工作。
碳排放核查
被核查企業條件:
(1)覆蓋行業:電力、建材、鋼鐵、有色、石化、化工、造紙、民航;
(2)2013至 2019年任一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 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綜合能源消費約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
(3)溫室氣體排放符合上述條件的自備電廠(不限于以行業),視同電力行業企納入工作范圍。
碳核查的概念,碳核查是由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核查機構對企業的碳盤查報告進行審核,并出具核查報告或聲明的過程。也就是說,碳盤查是企業自主的行為,而碳核查是由第三方機構對企業進行的審查,對企業來說是被動的行為。
碳核查依據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3批24個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國家標準委發布的《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國家發改委《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 發改辦氣候[2016]57號)及其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參考指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企業碳排放補充數據核算報告模板》等附件
2016年5月13日國家發改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報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納入企業名單的通知》
檢測內容碳核查主要分為:
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報告階段,準備階段包括簽訂核查協議、組建核查小組制定核查計劃,實施階段包括文件評審、現場核查,報告階段包括報告編制、內部評審、報告交付與記錄保存。
核查小組根據核查員的專業領域、技術能力、重點排放單位的規模和經營場所數量等實際情況,形成核查組組成及技術復核人;核查組由兩名核查員組成,對于需要現場抽樣的排放單位,每個抽樣現場由一名核查員進行現場核查。
現場核查包括召開首次會議,與會人員簽到并保存會議照片、考察現場情況、現場文件審核、數據信息驗證、相關人員面談、召開末次會議,并記錄參會人員情況等。
碳核查工作步驟
檢測標準產品名稱 | 檢測項目 | 檢測標準 |
碳盤查 | Part1 組織層面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報告規范及指南 Part2 項目層面對溫室氣體減排和清除增加的量化、監測和報告規范及指南 Part3 溫室氣體聲明審定與核查的規范及指南 | ISO 14064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室內空氣質量檢測》
下一篇《生態修復治理工程》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