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18 來源:互聯網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標準核定技術指南的技術方法,包括技術流程、數據收集、計算方法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全國陸地國土空間生態保護紅線的生態補償標準核定,區域范圍內生態保護紅線的生態補償標準核定可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暫無規范性引用文件。
3 術語和定義
3.1
生態保護紅線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海岸生態穩定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
3.2
生態功能 ecological function
指生態系統在維持生命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過程中,為人類提供的惠益,包括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生物多樣性等功能類型。
3.3
生態補償ecological compensation
指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運用政府和市場手段,調節生態保護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關系的制度安排。
3.4
生態補償對象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bject
指因承擔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任務和履行生態保護義務,經濟發展受到約束的有關政府、單位、組織和個人。
3.5
生態補償內容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ntent
指對被補償地區為維持生態保護紅線的面積、功能和土地性質而付出的直接和機會成本進行補償。
3.6
生態補償標準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指生態環境保護的受益者對貢獻者補償支付金額的確定,即解決“補多少”的問題,是實施資金補償的基本依據。
4 補償標準核算技術流程
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資金包括縱向生態補償和橫向生態補償。其中,縱向生態補償標準主要影響因素為各區域的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主導生態功能的重要性程度、縣級政府的經濟和人口情況、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效果等;橫向生態補償主要影響因素為各區域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與區域平均水平的相對差異、直接和間接成本以及應被補償的外溢調整比例,計算得出各縣應獲得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及總資金規模。根據各縣GDP和人口數量的相對比例計算橫向生態補償分擔系數,并據此核算各縣應支付的橫向生態補償資金。具體流程見圖1。
5.1 按照縣域、區域及國家層級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數據表(參見附錄A)。其中:縣域數據包括行政區劃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稅收收入、生態保護紅線綜合生態功能評價指數值、歷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支出情況等;區域數據包括各省或某一區域的行政區劃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地方稅收收入、生態保護紅線綜合生態功能評價指數值;國家數據包括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低收入人口、常住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生態保護紅線綜合生態功能評價指數值等。
5.2 數據應來自于各級各地歷年的統計年鑒、統計公報、財政決算表等官方發布數據。
6 縱向生態補償標準核算方法
6.1 測算思路
6.1.1 **步,計算各縣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額。各縣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額由基礎性補償和激勵性補償組成,其中基礎性補償根據縣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直接成本的50%輔以調整系數計算確定,激勵性補償根據縣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直接成本的50%輔以生態保護紅線績效考核結果確定。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直接成本計算方法參見附錄B。
6.1.2 第二步,計算各省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額。各省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額為各縣生態保護紅線生態補償額之和。
6.2 基礎性補償
以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直接成本為基準,考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主導生態功能重要性程度、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進行測算。主要計算內容見表1,基礎性補償計算方法參見附錄C。
表 1 某縣基礎性補償計算內容
指標 | 計算思路 |
基準值 | 以生態保護紅線維護直接成本為基準。 |
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 | 根據某縣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該縣國土面積的比例確定。 |
主導生態功能重要性程度 | 根據某縣生態保護紅線中各項主導功能評價結果占該縣生態保護紅線綜合生態功能評價結果比例與全國或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該項主導功能評價結果占比確定。 |
居民生活水平 | 根據某縣農村低收入人口比例與全國或全省水平比較確定。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