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18 來源:互聯網
一、項目背景
2019 年,生態環境部委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開展《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場環境輻射監測的一般要求》(GB/T15950-1995)的修訂工作。2019 年 5 月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標準編制修訂組(以下簡稱編制組),專業涵蓋輻射監測、廢物管理、水文地質等,并開展了調研和討論工作。2019 年 12 月,完成了標準修訂的初稿并進行了編制組內部討論。2020 年 3 月,編制組邀請業內專家對本標準的初稿進行了評審,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見稿。
二、標準修訂的必要性分析
核設施運行和退役活動都會產生放射性廢物。放射性廢物必須根據分類進行相應的處置。《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要求“放射性廢物處置場所的建設應當與核能發展的要求相適應”,目前我國除了已經建成近地表處置設施外,正按照區域處置的原則籌備建設新的近地表處置設施。
輻射環境監測是判斷處置設施運行狀況和對輻射環境影響的重要措施,因此,應及時制定和修編相應的國家標準,保障輻射環境監測的有效性、合理性和正當性。1995 年發布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場環境輻射監測的一般要求》(GB/T15950-1995)規定了近地表處置場不同階段輻射環境監測的目標、內容和要求,但部分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我國對輻射環境監測的要求,應進行修正和更新。
通過對 GB/T15950-1995 的修訂,可加強我國對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的安全監管,使我國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場的輻射環境監測達到標準化、規范化,為保障處置場周圍輻射環境安全提供依據。因此,修編本標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修編原則和技術路線
(一)修編原則
1.充分參考和借鑒原標準,以 GB/T15950-1995技術路線
標準修訂的技術路線為:
1.查閱國內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相關文獻資料;
2.組織內部立項討論會,確定原標準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比相關標準與現行標準的具體內容,確定修訂的內容;
3.參照有關基本標準和現有設施實際運行情況,編制標準征求意見稿初稿和編制說明初稿,并召開專家咨詢會,根據專家意見,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并提交給標準編制主管部門;
4.向生態環境系統相關機構、科研院所、處置設施營運單位等公開征求意見;
5.匯總回復意見,對征求意見稿文本和編制說明進行完善,形成標準送審稿和編制說明,并提交標準編制主管部門;
6.標準編制主管部門召開標委會標準審議會,對送審稿進行技術和格式審查;
7.按照送審稿審議會專家意見對標準進行修改,形成標準報批稿初稿,并再次提交標委會審查,在審查意見的基礎上,形成報批稿和編制說明,經文字審查五、標準修訂情況將標準名稱改為《放射性固體廢物近地表處置場輻射環境監測要求》,并對近地表處置重新進行定義。此外,還增加了“前言、監測范圍、監測大綱制定原則、被動監護期的監測”等內容。
“前言”內容為新增,對本標準的修訂進行了簡單的說明。本標準分為九章, 即“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總則”、“運行前階段”、“運行階段”、“關閉后階段”、“數據處理與監測報告”和“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章節編排主要依據原標準,并增加“數據處理與監測報告”章節。
(一) 范圍
刪除了原標準“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的描述,改為“放射性固體廢物”;原標準規定“巖洞處置場也應參照使用”,本標準修改為“不適用于巖洞型處置場的輻射環境監測”。
(二)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增加和修訂了引用的文件,包括《放射性廢物處置設施的監測和檢查》(HAD401/09)、《低、中水平放射性固體廢物近地表處置安全規定》(GB9132)、《核輻射環境質量評價的一般規定》(GB 11215)、《環境核輻射監測規定》(GB 12379)、《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 18871)、《環境核輻射監測中土壤樣品采集與制備的一般規定》(EJ 428)、《環境輻射監測中生物采樣的基本規定》(EJ 527)、《低、中水平放射性廢物近地表處置設施的選址》(HJ/T 23)、《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61)等。
(三) 術語和定義
修訂了原標準中關于“近地表處置”和“處置場”的定義,并增加了“調查水平” 和“記錄水平”的定義。
(四) 總則
4.1節,采用 GB18871 替換了原標準 GB8703。
4.2節,補充描述了運行前階段、運行階段和關閉后階段的定義。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