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1 來源:互聯網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提出了紡織工業的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本標準可作為紡織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建設項目及紡織工業集聚區中污水處理設施的環境影響評價、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修訂、排污許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參考。
紡織服裝、服飾業參照本標準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者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紡織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 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 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 37822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
GB 5033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GB 50425紡織工業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范
GB 50477紡織工業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范
GBZ/T 212 紡織印染業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指南
HJ 577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579 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861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紡織印染工業
HJ 87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紡織印染工業
HJ 944 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范 總則(試行)
HJ 2006 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07 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0 膜生物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3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14 生物濾池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25 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
HJ 2026 吸附法工業有機廢氣治理工程技術規范
HJ 2047 水解酸化反應器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 第5號)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 公安部令 第39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紡織工業 textile industry
從事棉、毛、麻、絲等紡前纖維加工,以紡織材料前處理、染色、印花、整理為主的染整加工, 以及從事織造加工的工業,具體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中規定的紡織業(C17)類。
3.2 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根據我國一定時期內環境需求和經濟發展水平,在污染防治過程中綜合采用污染預防技術、污染治理技術和環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穩定達到國家紡織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規模應用的技術。
3.3 絲絹紡織 silk weaving
蠶繭經過加工繅制成絲,及以絲為主要原料進行的絲織物織造加工的生產加工過程。
3.4 毛紡織 wool weaving
以羊毛、山羊絨纖維及其他動物絨毛纖維為主要原料,進行洗毛、制條、紡紗、織造的生產過程。其中,洗毛指生產洗凈毛、洗凈絨、炭化毛等產品的生產過程。
3.5 麻紡織 linen weaving
以苧麻、亞麻、黃麻、劍麻、工業大麻和羅布麻等纖維類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進行脫膠和紡織加工的生產過程。
3.6 化纖織造 chemical fiber weaving
以化纖長絲(含有色長絲)為主要原料進行機織物和色織物的生產過程。
3.7 染整 dyeing, printing and finishing
對紡織材料(纖維、紗、線及織物)進行以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包括前處理、染色、印花、 整理等工段。
4 行業生產與污染物的產生
4.1 絲絹紡織
4.1.1 生產工藝
絲絹紡織中將原料加工繅制的過程包括制絲和絹紡。制絲是將蠶繭加工成生絲的過程,包括選剝、剝繭、混繭、選繭、煮繭、繅絲、復搖、整理等工序,生產工藝流程及主要產污環節見附錄圖A.1。絹紡是以疵繭、廢絲和汰頭等為原料加工成絹絲的過程,包括精練、制綿等工序,生產工藝流程及主要產污環節見附錄圖A.2。
4.1.2 水污染物
4.1.2.1 制絲
制絲廢水主要在煮繭和繅絲工序中產生,水污染物包括絲膠、絲素和蠶蛹蛋白等,一般廢水CODCr 濃度為80 mg/L ~ 400 mg/L,總氮濃度為40 mg/L ~ 60 mg/L,廢水產生量為400 m3/t產品 ~ 700 m3/t產品。
4.1.2.2 絹紡
絹紡廢水主要在精練工序中產生,水污染物包括絲膠、油脂和蠶蛹蛋白等,污染物濃度較高,一般廢水CODCr濃度為800 mg/L ~ 4000 mg/L,總氮濃度為100 mg/L ~ 500 mg/L,廢水產生量為500 m3/t產品 ~ 1000 m3/t產品。
4.1.3 大氣污染物
廢氣主要為煮繭、精練、制綿和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無組織排放臭氣。
4.1.4 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為廢絲、蠶蛹、廢舊包裝以及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等。
4.1.5噪聲
噪聲主要由烘繭機、繅絲機、復搖機、制綿機、廢水處理的機械設備產生,源強一般為55 dB(A)~ 75 dB(A)。
4.2 麻紡織
4.2.1 生產工藝
麻紡織原料一般采用苧麻、亞麻、黃麻、漢麻等韌皮纖維。麻脫膠是麻類纖維紡前加工將韌皮纖維膠質去除的加工過程,生產工藝包括化學法、生物法和聯合脫膠法。化學法脫膠利用堿、無機酸和氧化劑去除膠質,生物法脫膠是利用微生物代謝或酶除去膠質,聯合脫膠法是兩者聯合使用。亞麻、黃麻、漢麻一般采用生物法脫膠,苧麻常用聯合脫膠法。生產工藝流程及主要產污環節見附錄圖A.3。
4.2.2 水污染物
4.2.2.1 生物法脫膠
原麻經微生物或酶脫膠處理產生的脫膠廢水含有果膠、脂蠟質、木質素、纖維素等污染物,一般廢水CODCr濃度為3000 mg/L ~ 7000 mg/L,B/C為0.2 ~ 0.4,生物法脫膠廢水產生量為80 m3/t產品 ~ 200 m3/t產品。
4.2.2.2 化學法脫膠
原麻經化學法脫膠處理產生的脫膠廢水含有果膠、表面活性劑、脂蠟質、木質素、纖維素、酸堿、無機鹽等污染物,一般廢水CODCr濃度為2000 mg/L ~ 4000 mg/L,B/C為0.15 ~ 0.3,pH值為9 ~ 10。如采用氯漂工藝進行漂白,廢水中含有可吸附有機鹵素(AOX)。 化學法脫膠廢水產生量為200 m3/t產品 ~ 450 m3/t產品。
4.2.3 大氣污染物
廢氣主要為生物法脫膠、堿煮、酸洗和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無組織排放臭氣。
4.2.4 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為廢莖稈、廢散纖維、廢舊包裝以及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等。
4.2.5 噪聲
噪聲由脫膠設備、廢水處理的機械設備產生,源強一般為 55 dB(A)~ 75 dB(A)。
4.3毛紡織
4.3.1 生產工藝
洗毛加工是毛紡織原料加工的主要環節,指利用機械、水洗和化學等方法去除原毛上的油脂和附著砂土、干草等雜質以獲得洗凈毛的生產加工過程,產污環節包括洗毛、炭化和絲光防縮等工序。洗 毛是利用含表面活性劑的水或溶劑清洗原毛以脫除原毛上的油脂和雜質;炭化是利用化學手段在梳毛 工序前去除植物性雜質的過程;絲光防縮工藝是采用氯和樹脂作為化學助劑來去除表層羊毛鱗片。生 產工藝流程及主要產污環節見附錄圖A.4。
4.3.2 水污染物
4.3.2.1 洗毛
洗毛廢水含有油脂、植物性草雜、泥土和動物糞便等污染物,一般廢水 CODCr 濃度為 9000 mg/L ~ 40000 mg/L,動植物油濃度為 5000 mg/L ~ 15000 mg/L。洗毛工序廢水產生量為 15 m3/t 產品 ~ 20 m3/t 產品。
4.3.2.2炭化
炭化廢水含有無機酸、植物性雜質等污染物,一般廢水 CODCr 濃度為 200 mg/L ~ 400 mg/L,pH 值為 2 ~ 3。炭化工序廢水產生量為 8 m3/t 產品 ~ 10 m3/t 產品。
4.3.2.3絲光防縮
絲光防縮廢水污染物包括活性氯、AOX 和動物性蛋白質等污染物,一般廢水 CODCr濃度為 400 mg/L~ 600 mg/L,AOX 濃度為 30 mg/L ~ 40 mg/L。絲光防縮工序廢水產生量為 12 m3/t 產品 ~ 18 m3/t 產品。
4.3.3 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為泥沙、廢油脂、廢散纖維、廢舊包裝以及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等。
4.3.4 噪聲
噪聲由洗毛機、炭化設施、絲光設施、廢水處理的機械設備產生,源強一般為 55 dB(A)~ 75 dB(A)。
4.4 化纖織造
4.4.1 生產工藝
化纖織造的噴水織機工藝是利用水作為引緯介質的生產工藝。除化纖織造噴水織機工藝外,其他紡織織造生產工藝一般不產生工業廢水。
4.4.2 水污染物
噴水織機廢水含有化纖長絲脫落的油劑、漿料和纖維等污染物,一般廢水 CODCr濃度為 200 mg/L ~ 600 mg/L,SS 濃度大于 100 mg/L。噴水織機廢水產生量為 50 m3/t 產品 ~ 100 m3/t 產品。
4.4.3 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主要為廢纖維、廢舊包裝、纖維粉塵以及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等。
4.4.4 噪聲
噪聲由織機等機械設備和廢水處理的機械設備產生,源強一般為 75 dB(A)~ 95 dB(A)。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