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2 來源:互聯網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淡水水體藍藻水華遙感監測方法、地面監測方法和水華程度評價方法等內容。甲藻、硅藻及其他藻類水華監測與評價可參考使用本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我國淡水湖庫水華監測、評價與管理。其他淡水水體的水華監測與評價可參考使用本標準。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14950 攝影測量與遙感術語
GB/T 30115 衛星遙感影像植被指數產品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GB/T 14950 和GB/T 30115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水華 algal bloom
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表觀特征為水體表面有藻類聚集或藻類顆粒懸浮在水體當中。
3.2
藻密度 algal density
單位體積水樣中藻類的細胞個數。單位:個/L。
3.3
水華面積algal bloom area
藻類漂浮在水面時覆蓋水體的面積。
3.4
水華面積比例 algal bloom area proportion
水華面積占監測水體面積的比例,百分比(%)。
3.5
水華程度algal bloom level
反映水華發生的強弱特征,根據水體中藻密度的高低或水華面積比例的大小進行判定。
3.6
標準假彩色合成圖像standard false color composite image
根據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將遙感圖像的近紅、紅、綠波段分別通過紅、綠、藍濾光系統合成產生的彩色圖像。
3.7
空間分辨率 spatial resolution
指像元代表的地面范圍的大小。
3.8
時間分辨率 temporal resolution
傳感器能夠重復獲得同一地區影像的短時間間隔。
3.9
輻射定標radiometric calibration
根據遙感器的定標方程和定標系數,將其記錄的量化數字灰度值轉換成對應現場的表觀輻亮度的過程。
3.10
幾何校正geometric correction
為消除影像的幾何畸變而進行的投影變換和不同波段影像的套合等校正工作。
3.11
大氣校正atmosphere correction
消除或減弱衛星遙感影像獲取時在大氣傳輸中因吸收或散射作用引起的輻射畸變。
3.12
數字灰度值 digital number(DN)
由遙感器各波段獲取的反射或輻射能量量化而成的灰度等級。
3.13
表觀輻亮度 apparent radiance
大氣層頂輻亮度,衛星遙感器入瞳處的輻射亮度。
3.14
表觀反射率 apparent reflectance
表觀輻亮度與無大氣水平場景**白體假設下遙感器應獲得入瞳輻亮度之間的比值。
3.15
地表反射率 surface reflectance
地物表面反射能量與到達地物表面的入射能量的比值。
3.16
歸一化植被指數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近紅外波段與可見光紅波段數值之差和這兩個波段數值之和的比值。
3.17
數字灰度值歸一化植被指數 normalized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of digital number(NDVIDN)
基于數字灰度值(DN)計算得到的歸一化植被指數。
3.18
大氣層頂歸一化植被指數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of top of atmospheric reflectance(NDVITOA)
利用大氣層頂表觀反射率計算得到的歸一化植被指數。
3.19
大氣層底歸一化植被指數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of bottom of atmospheric reflectance(NDVIBOA)
利用經過大氣校正的地表反射率計算得到的歸一化植被指數。
3.20
常規監測routine monitoring
以系統掌握監測水體藻類狀況為目的的例行監測行為。
3.21
預警監測warning monitoring
在水華敏感期,以及時掌握監測水體藻類生長和發展狀況,判斷水華發生風險為目的的監測行為。
3.22
應急監測emergency monitoring
在水華暴發期,以跟蹤掌握監測水體藻類水華狀況為目的的監測行為。
4 水華遙感監測
4.1 監測目的
采用衛星遙感影像數據開展水體的藍藻水華監測,獲得水體中藍藻水華的空間分布位置, 計算藍藻水華面積及其所占水體面積比例,據此評價水華程度。
4.2 監測原理
采用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監測藍藻水華主要是基于正常水體光譜與發生水華水體光譜的差異。藍藻水華暴發時,藻類聚集在水體表面,因其對紅光波段的強吸收導致產生的紅光波段反射率較低,在近紅外波段具有類似于植被光譜曲線特征的“反射峰平臺效應”,近紅外波段反射率較高。而正常水體對近紅外波段有強烈的吸收作用,導致反射率較低。因此,通過計算植被指數可以區分水華和正常水體。
4.3 監測內容
水體面積、藍藻水華面積和空間分布位置。
4.4 監測頻次
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確定監測頻次,條件允許時建議每天開展監測。
4.5 監測技術流程
水華遙感監測技術流程如圖 1 所示。
圖 1 基于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監測藍藻水華技術流程
4.6 監測方法
4.6.1 遙感數據選擇
選取具有紅光(630 nm~690 nm)和近紅外(760 nm~900 nm)波段的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空間分辨率應取決于監測水體的大小,水體面積越小,空間分辨率要求越高。遙感影像數據至少覆蓋監測水體 90%以上面積;在監測水體內,云覆蓋率小于 50%。水陸掩膜、云掩膜、水草掩膜及觀測幾何條件等輔助數據坐標系及投影應與遙感影像數據保持一致。
4.6.2 幾何校正
基于參考影像或空間幾何信息,開展影像幾何精度校正和空間投影轉換,精度控制在 1個像元內。
4.6.3 空間裁剪
依據監測水體區域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經緯度,對所選取的遙感影像進行空間裁剪,范圍要略大于水體區域。
4.6.4 輻射定標
輻射定標根據遙感器的定標公式及各波段定標系數進行。輻射定標公式的一般形式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