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3 來源:互聯網
?**章 總 則
1.1 編制目的
為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推進我國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規范廢棄礦井、鉆井和取水井等封井回填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文件,編制《廢棄井封井回填技術指南》。
1.2 適用范圍
本指南規定了廢棄礦井、鉆井和取水井的封井回填工作的內容、流程和技術要求。
本指南適用于廢棄礦井、鉆井和取水井的判定、環境風險評估、封井回填與驗收。
1.3 編制依據
《煤礦防治水細則》
GB 50010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296 管井技術規范
GB/T 14848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T 50625 機井技術規范
GB/T 51040 地下水監測工程技術規范
DB 11/T 671 報廢機井處理技術規程
Q/SH 0653 廢棄井封井處置規范
Q/SY 36 油氣田開發生產井報廢規定
T/CHES 17 水井報廢與處理技術導則
SY/T 5587 常規修井作業規程
SY/T 6646 廢棄井及長停井處置指南
1.4 術語與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指南。
礦井:由于礦產資源地下開采而形成的豎井、斜井、平硐等礦山井筒。
鉆井:勘探和開發石油、天然氣、鹵水等液態和氣態礦產等過程中因開采需要而鉆鑿的井。
取水井:用于汲取地下水的管狀設施,包括供水井、地下水監測井、水文地質勘探井和疏降水井等。
廢棄井:因各種原因無法繼續利用,經相關部門批準為永久性廢棄的礦井、鉆井和取水井等。
1.5 指導原則
規范性原則:采用程序化、系統化方式規范廢棄井封井回填的工作內容和流程,確保廢棄井封井回填工作的規范開展。
可行性原則:充分考慮廢棄井及其所屬場地環境特征,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方案開展封井回填。
針對性原則:針對已造成地下水污染或存在環境風險的廢棄井開展封井回填工作,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支撐。
1.6 組織編制單位
本指南由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組織,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部土壤和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石化節能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市地質勘察技術院、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第三地質勘查院等單位起草編制。
更多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意見稿全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55項環境保護標準》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