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5 來源:互聯網
1 項目背景
1.1 任務來源
2016 年 1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明確了完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實施企事業單位排污許可證管理的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截至 2018 年底,全國共計核發排污許可證近 4 萬張,覆蓋鋼鐵、水泥、淀粉等多個重點行業。為進一步推動排污許可制度落實,完善國家環境技術管理體系,增強環境管理決策的科學性,生態環境部以部門預算項目的方式直接委托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承擔《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環境衛生管理業》的編制工作,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作為協作單位,共同參與技術規范編制工作。
1.2 工作過程
成立編制組,制定工作方案。2018 年 9 月,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了技術規范編制組,召開討論會確定階段工作任務,開展文獻調研著手起草技術規范初稿和開題報告初稿。
廣泛調研,開展編制工作。
2018 年 9 月下旬,編制組赴濟南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光大萊蕪公司和環衛集團調研。 2018 年 10 月,編制組赴江蘇開展調研,調研了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江蘇潔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旬,編制組組織召開專家咨詢會,各單位匯報了工作進展,并對項目進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研討。2019 年 4 月,組織召開編制組工作調度會,編寫完成技術規范和開題論證報告初稿。
開題論證。2019 年 5 月 16 日,組織召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開題論證會。審查委員會通過該標準的開題論證,同時提出如下修改意見和建議:1)進一步明確標準中涉及的生活垃圾處理類型、細化處理單元;2)進一步充實完善開題論證報告的相關內容。
征求意見稿審查。編制組根據開題論證會專家意見,對技術規范進行修改完善,編寫了編制說明,形成征求意見稿。
2 行業概況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轉運站以小型轉運站為主,近年來,國內部分發達城市開始建設大中型轉運站替代原有的小型轉運站,轉運站工藝也從原來單一的壓縮工藝逐漸向多功能方向發展,集成機械分選、可回收物分揀打包等功能。經初步調研,目前全國已建成的大中型生活垃圾轉運站大約 700 家。
我國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起步,近年來的增速已有放緩趨勢。目前的垃圾填埋場建設已從開始階段的小型填埋場為主逐漸過渡到大中型填埋場為主,2017 年全國 1852 座生活垃圾填埋場中,城市有 654 座,縣城有 1198 座。
堆肥生物處理是我國早使用也是在早期使用多的一種城市垃圾處理方法。但是由于我國堆肥處理的是混合垃圾,雖然理論上可以通過預分選將垃圾中不適合堆肥的雜質或有害物質分離出來,但該操作一方面會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分選的精度也影響了堆肥的質量。從 2001 年到 2010 年,我國的生活垃圾堆肥廠數量逐年下降,處理能力也逐年降低。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主要有厭氧消化、好氧處理和飼料化等。其中厭氧消化是主流技術,但其對預處理技術和調試要求較高。
目前全國糞便處理企業大約 500 家,普遍采用的處理方式由固液分離、絮凝脫水、三級水處理、堆肥等單元組合而成。
3 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
依法依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條例、標準、規范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為依據,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即在不放松現有環境管理要求、也不增加新的環境管理要求,同時,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前提下,確定環境衛生管理業排污單位的廢水、廢氣許可事項及環境管理要求。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下載地址:《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環境衛生管理業(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標準正式版已經發布,可點擊下方鏈接瀏覽標準正式版瀏覽地址:《HJ 1106-2020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環境衛生管理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