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5 來源:互聯網
1 項目背景
1.1 任務來源
2016 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明確了排污許可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工作部署。受生態環境部委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負責牽頭編制食品制造加工行業的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項目編號 2018-34。具體由環境標準研究所承擔,其中的水產品加工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實施標準編制工
1.2 工作過程
成立編制組,制定工作計劃。按照部下達的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任務和工作要求,項目承擔單位和協作單位組成標準編制組,認真學習領會排污許可制法律法規政策標準文件,收集相關資料,并制定工作計劃。
完成標準開題論證。經過文獻調研,結合相關工作積累,經內部研討和專家咨詢,起草完成開題論證報告,編制標準文本初稿。2017 年 12 月 29 日,部規財司主持召開開題論證會,通過開題論證,并提出以下意見:針對農副食品加工工業中的水產品加工工業單獨制定排污許可技術規范;進一步簡化生產工序,突出產排污環節;進一步加強產排污系數和治理現狀調研。
開展調研,形成征求意見稿。2018 年 1 月 31 日-2 月 2 日,編制組赴浙江省舟山市和寧波市開展調研,共調研 3 家水產品加工企業,了解行業產排污情況和達標難點。2018 年 7 月-9 月,赴遼寧省和安徽省開展調研,共調查了 5 家企業。2018 年 3 月-2019 年 7 月根據調研和專家咨詢的意見反饋情況,編制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并提交部許可辦審核。
完成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2019 年 8 月 12 日,部環評司主持召開標準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會,審查會通過該標準的技術審查,并提出以下意見:進一步論證煙熏爐執行工業爐窯排放標準的合理性;進一步完善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的相關內容。
2019 年 8 月 15-16 日,再次赴浙江省舟山市,與當地生態環境局和相關企業開展征求意見稿座談,并補充調研了 2 家水產品加工企業。
2 行業概況
2.1 我國水產品加工工業概況與企業分布情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水產品的營養與藥用價值被逐步認識,水產品的市場和消費群體逐步擴大,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國水產品總量已連續 10 多年名列世界首位,水產品出口占據出口農產品首位。水產品加工工業取得長足的發展,整體實力明顯提高,加工技術水平不斷上升,質量衛生意識大大增強,一批龍頭加工企業和**企業相繼涌現。
從加工能力來看,2017 年我國有水產品加工企業 9674 家,其中規模以上加工企業 2636 家,年水產品加工能力達 2926.23 萬噸。2017 年,扣除水產罐頭制品和水產飼料加工,水產品加工量為 2090.33 萬噸。其中,水產品冷凍品 148.73 萬噸、藻類加工品 110.05 萬噸、魚糜制品及干腌制品 325.25 萬噸、魚油制品 6.70 萬噸。
從空間分布來看,水產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福建、遼寧、浙江、江蘇、廣東等沿海省份,總體格局基本保持不變。近年來,湖北、江西、重慶、云南等省份的水產品加工業也獲得了較快發展。
按照新修訂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我國水產品加工企業均實施簡化管理或登記管理,無重點管理。
2.2 工藝及產排污節點
根據水產品原料及加工成品的不同,其生產加工工藝略有不同,以下是各類水產品加工的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
冷凍制品
水產原料在挑選好鮮度之后,首行冷凍前的預處理。一般情況下,前處理包括原料魚的清洗、分類、冷卻保存、速殺、放血、去鰓、去鱗、去內臟、漂洗、切割、挑選分級、過秤、裝盤等操作。原料經前處理后,進入凍結工序。通常根據原料種類、特性等選擇合適的凍結方式和凍結裝置,當達到要求的凍結效果后,將冷凍品從凍結裝置中取出,然后進入凍后處理工序,該工序包括脫盤、包冰衣和包裝等操作。完成以上工序后,水產冷凍品應及時放入冷藏庫進行冷藏,完成冷凍加工過程,加工工藝如圖 2-1 所示。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下載地址:《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農副食品加工工業-水產品加工工業(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標準正式版已經發布,可點擊下方鏈接瀏覽標準正式版瀏覽地址:《HJ 1109-2020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農副食品加工工業-水產品加工工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