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2-13 來源:互聯網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提出了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和噪聲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及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本標準可作為煉焦化學工業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制修訂、排污許可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選擇的參考。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5085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GB 16171-2012 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8597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 18599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
GB 34330 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39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煉焦化學工業 coking chemical industry
煉焦煤按生產工藝和產品要求配比混合后,裝入隔絕空氣的密閉煉焦爐內,經高、中、低溫干餾轉化為焦炭、焦爐煤氣和化學產品的生產工藝總稱。煉焦化學工業焦爐類型包括常規機焦爐、熱回收焦爐、半焦(蘭炭)炭化爐三種。
3.2 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根據我國一定時期內環境需求和經濟水平,在污染防治過程中綜合采用污染預防技術、污染治理技術和環境管理措施,使污染物排放穩定達到國家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規模應用的技術。
3.3 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advanced available techniques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污染防治可行技術中至少使一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穩定低于國家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70%的技術。
3.4 常規機焦爐 machine-coke oven
炭化室、燃燒室分設,煉焦煤隔絕空氣間接加熱干餾成焦炭,并設有煤氣凈化、化學產品回收的生產裝置。裝煤方式分頂裝和搗固側裝。
3.5 熱回收焦爐 thermal-recovery stamping mechanical coke oven
集焦爐炭化室微負壓操作、機械化搗固、裝煤、出焦、回收利用煉焦燃燒廢氣余熱于一體的焦炭生產裝置,其爐室分為臥式爐和立式爐,以生產鑄造焦為主。
3.6 半焦(蘭炭)炭化爐 semi-coke oven
以不粘煤、弱粘煤、長焰煤等為原料,在炭化溫度750℃以下進行中低溫干餾,以生產半焦(蘭炭)為主的生產裝置。加熱方式分內熱式和外熱式。
4 行業生產與污染物的產生
4.1 常規機焦爐
4.1.1 生產工藝
煉焦煤經高溫干餾生產焦炭,副產焦爐煤氣經凈化處理后回收焦油、粗苯、硫銨等化工產品,通常包括備煤、煉焦、熄焦、焦處理、煤氣凈化等生產單元。其中,備煤單元包括精煤貯存、破(粉)碎、轉運等環節,煉焦單元包括裝煤、推焦、焦爐加熱等環節,熄焦單元包括干法熄焦或濕法熄焦環節,焦處理單元包括焦炭整粒、篩分、轉運、貯存等環節,煤氣凈化單元包括冷鼓、脫硫、脫氨、脫苯等環節及焦油貯槽、苯貯槽等設施。
4.1.2 廢氣污染物的產生
廢氣主要產生于各生產單元。其中,備煤、焦處理單元主要產生顆粒物;焦爐加熱環節主要產生顆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 NOx產生濃度一般為300-1500 mg/m3;裝煤、推焦、干法熄焦等環節主要產生顆粒物等;冷鼓、焦油各貯槽主要產生苯并[a]芘、氰化氫、酚類、非甲烷總烴、氨、硫化氫等,苯貯槽主要產生苯、非甲烷總烴等;脫硫再生設施主要產生氨、硫化氫;硫銨干燥設施主要產生顆粒物、氨。
4.1.3 廢水污染物的產生
廢水主要產生于煤氣凈化單元,包括剩余氨水、粗苯分離水、煤氣水封水、終冷排污水等,主要污染因子為懸浮物、化學需氧量(CODCr)、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總氮、總磷、石油類、揮發酚、硫化物、氰化物等。
4.1.4 固體廢物的產生
固體廢物主要產生于各生產單元。其中,備煤、煉焦、熄焦、焦處理單元主要產生除塵灰、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廢活性炭等;煤氣凈化單元冷鼓環節主要產生焦油渣,脫硫環節主要產生脫硫廢液,硫銨設施主要產生酸焦油,蒸氨設施主要產生蒸氨殘渣,脫苯環節主要產生洗油再生渣,廢水處理主要產生污泥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