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14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服裝不僅只為了遮體、御寒等基本功能,從目前消費心理來看,大多數人是為了個性而穿,也可以說是為了服裝所體現出的價值而穿。但服裝在穿著過程中出現問題,尤其穿著時間不長就出現問題的現象,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煩惱進而到質檢部門來尋求解決方案。然而很多情況下由于出現的問題在該產品執行的產品標準中沒有相關考核項目,質檢部門也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因此,標準應針對服裝穿著過程出現的問題來制定相應的考核項目。以下為根據服裝中出現的部分問題及對應執行標準中相關檢驗項目的缺失提出的幾點建議:
1、純棉休閑服裝的磨損(破)問題
如今天然纖維面料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許多服裝以純棉為主打面料,比如純棉休閑褲或休閑上衣。此類產品大部分都執行FZ/T 81007–2003《單、夾服裝》標準,該標準中僅對水洗后尺寸變化率、干洗后尺寸變化率、纖維含量、覆粘合襯部位剝離強度、色牢度、起球、紕裂、甲醛含量、pH值等內在質量項目做了規定,對耐磨性能指標并未做規定。然而耐磨性能是服裝的主要性能之一,而質檢部門卻無法依據該標準來確定服裝的質量問題。
現有的標準中只有FZ/T81006–2007《牛仔服裝》中有耐磨性能指標,規定了耐磨次數,因此建議應在此類服裝標準中增加耐磨性能指標的考核。
2、輕薄類和疏松結構類服裝的紕裂問題
紕裂是服裝產品標準中常見的檢驗項目之一,以FZ/T 81007–2003《單、夾服裝》標準為例,該標準中紕裂項目規定絲綢織物及平方米重量在50 g以下的織物按GB/T18132標準執行,其他織物按本標準執行。但實際測試中,一些平方米重量在50g以上但又不是絲綢織物的輕薄類織物,以及條件符合的疏松結構織物,其紕裂試驗結果多數不合格,*終導致產品不合格。而實際上,這兩類面往往被做成寬松式服裝,在穿著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紕裂問題,但按照該標準檢驗大部分產品都不合格,對企業來說是不合理的。因此應針對此類問題對標準進行分類規定,輕薄類及疏松結構類產品較普通織物應放寬要求。
3、羽絨服的保暖性及鉆絨問題
羽絨服是冬季人們為保暖而穿著的服裝,因此保暖性應是衡量羽絨服是否暖和的一個重要指標。羽絨服的保暖性與充絨量、含絨量、面料的厚薄等有關,尤其充絨量的多少更是關鍵所在。充絨量每5 g其保溫度為1℃,一般人體所能感受到的衣服帶來的*舒適的溫度為32℃,但由于羽絨服并不會和皮膚直接接觸,因此羽絨服內的溫度達到25℃則是*為舒適的溫度。如果按照5 g羽絨服充絨量的導熱系數為1W/m·℃為標準計算的話,一件成人短款羽絨服的充絨量要達到125 g才能滿足*高25℃的*舒適溫度標準,而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羽絨服充絨標準。現如今羽絨服的價格不菲,絨卻越充越少,市場上銷售的長款羽絨服有的充絨量才100 g左右,遠遠達不到保暖的效果。GB/T14272–2002《羽絨服裝》標準中僅對充絨量的偏差有規定,不規定單件羽絨服的充絨量。由于羽絨服的款式較多:成人的、兒童的、長款的、短款的等等,標準確實沒法規定具體的充絨量,因此本文建議能否直接考核保暖性這一指標來保證羽絨服的保暖性。
人們購買羽絨服除了考慮保暖性還注重時尚性,因此羽絨服面料也不斷地推陳出新,迎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但如果羽絨服鉆絨就會令人很不愉快。但GB/T14272–2002《羽絨服裝》中沒有鉆絨項目的考核。2009年出臺了兩個防鉆絨試驗方法的新標準,分別為GB/T12705.1–2009《紡織品 織物防鉆絨性試驗方法 第1部分:摩擦法》和GB/T12705.2–2009《紡織品 織物防鉆絨性試驗方法 第2部分:轉箱法》。這兩種方法主要是測試織物的防鉆絨性能,試驗方法是將面料制成有效尺寸為170 mm×120 mm的樣品袋,樣品袋四周用縫線縫合,袋中填充羽絨,用粘封液將試樣袋縫線處粘縫后進行試驗。但在羽絨服穿著過程中,羽絨更多的是從縫紉的針眼部位鉆出的,一般若不是面料太薄,面料本身是不會鉆絨的。因此,該標準的試驗方法與穿著過程有一定的區別,對考核與衡量羽絨服是否鉆絨意義不大。
4、涂層織物開裂問題
涂層織物有其獨特性,也有弊端性,在穿著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涂層褪色、洗花、開裂等問題。涂層服裝的開裂是一個令消費者非常苦惱的問題。對于檢驗機構來說,現有的涂層服裝的標準較少,GB/T23317–2009《涂層服裝抗濕技術要求》標準中有涂層粘覆強度(濕態)指標的考核,但穿著過程中的涂層開裂,又與標準中的涂層粘覆強度(濕態)指標不同。涂層粘覆強度(濕態)指標主要體現在涂層在濕態下是否脫膠起泡而非開裂。涂層織物在較低溫度下有一定的脆性,容易開裂,因此應考核在一定低溫下涂層的強度或耐磨程度才是更貼近于穿著過程的狀態。另外涂層織物隨著時間及洗滌次數的遞增會存在一定的老化現象,在這方面也應制定考核指標。
服裝在穿著過程中經過人體的一系列活動及所在場所的環境變化,情況較復雜,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標準中更多的是一些常規性的指標,比如纖維含量、色牢度、強力、起球、安全指標等,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服裝在穿著中的各類問題,相應的產品標準中應涉及易出問題的考核指標,這樣質檢部門也有依據來為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復。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