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稱作“經濟北約”,是目前重要的國際多邊經濟談判組織,前身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原名亞太自由貿易區,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
TPP成員國之間會帶來產品、服務價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加,各國可以取長補短,消費者是*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但是貿易開放一直都是一把雙刃劍,有領域受益,就有領域“受傷”。成員國的國家利益或某些產業的利益可能會因此受到他國的沖擊,這一問題在關稅方面尤其突出。
TPP談判始于2010年3月,談判由兩大類內容構成:一是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等12個談判參與國一起決定的領域;二是如某類商品進口關稅減免等雙邊磋商領域。
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終于取得實質性突破,美國、日本和其他10個泛太平洋國家就TPP達成一致。12個參與國加起來所占全球經濟的比重達到了40%。TPP將對近18000種類別的商品降低或減免關稅。
2016年2月4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12個國家在奧克蘭正式簽署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協議。
近日,特朗普宣布上臺后將正式退出TTP,一時之間引發軒然大波。TTP是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英文簡稱,它是一個由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而且這個貿易協定一直默認由美國為主導。
特朗普的這一番決定,將會為中國帶來*大的利益。TTP的零關稅等貿易準則,是中國目前所無法做到的,因此這一協定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美國用來在亞洲對付中國經濟的工具。對此,中國也積*主導了由東盟十國發起的,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以此來抗衡美國對于中國的貿易排擠。
標準集團認為,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TPP是針對亞太地區中國對外貿易的排擠,TPP成員幾乎包含了亞洲除中國以外的全部國家,尤其是目前東南亞紡織產業區域,如果TPP協議達成將對我國外貿行程嚴重的挑戰,目前我國是紡織大國,從紡織原材料到成品以及設計等諸多工藝都同歐美和東南亞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此次TPP協議的提出旨在由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構建成員國之間的雙邊互惠貿易活動,從而削弱中國的國際貿易實力,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紡織行業的影響,如果TPP協議達成,我國紡織品出口歐美和東南亞相關貿易往來將面臨著更多的限制和關稅提升等,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進步一下滑,這當然是整個紡織行業所不愿見到的事實。
標準集團做為紡織檢測儀器行業的龍頭企業,TPP對紡織儀器的外貿出口威脅不言而喻,目前隨著中國的產業轉移,眾多的紡織企業將工廠和生產基地搬遷至東南亞及其他地區,所以作為本土企業的紡織檢測儀器行業必然跟隨著紡織企業發展,紡織檢測儀器的外貿出口勢在必行,此次TPP計劃的失敗對紡織檢測儀器行業來講是利好的消息,這將為紡織檢測儀器外貿出口到對應國家的難度和限制降低,在減少紡織儀器企業外貿出口成本上具有顯著優勢。
中國也積*主導了由東盟十國發起的,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以此來抗衡美國對于中國的貿易排擠。RCEP由中國牽頭,秘魯和智利,已經明確表現出了對RCEP的興趣。就連日本也表示,如果TPP停滯不前,也會將重點轉向RCEP。
標準集團認為:RCEP協議的完成更是為紡織檢測儀器出口提供便利,由于RCEP包含了東南亞和中亞等重要的紡織產業集群,可以說為紡織儀器外貿出口鋪平了出口關說和限制等諸多的障礙,紡織檢測儀器公司更應該把握契機迅速發力外貿出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