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銷售規模和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總體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檢驗整合改革對行業,尤其是對事業單位產生了一定影響,事業單位性質的檢驗檢測機構總體規模將進一步減少,企業制的檢驗檢測機構規模將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格局初步形成。
全國檢驗檢測機構有多少?
截至2015年底,全國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計31122家,較2014年度增長9.82%,近三年年均增長11.92%。檢驗檢測機構數量排在前十位的省市區依次為山東?。?198 家)、廣東?。?037 家)、河南?。?742 家)、河北?。?645 家)、江蘇省(1616家)、浙江省(1590家)、四川?。?337家)、遼寧省(1332家)、湖南?。?263家)、湖北?。?194家)。
檢驗檢測服務業增長顯著高于經濟增速
2015年,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營業收入1799.98億元,較上年增長10.37%,近三年年均增長13.45%,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共吸納就業人口共計945073人,較上年相比增長8.78%,近三年年均增長率10.36%,高于全國新增就業人口增幅。
統計結果表明,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檢驗檢測服務業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對國民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和產業提質升級的作用日益顯現。
檢驗檢測機構家底明顯增厚
截至2015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機構共擁有各類儀器設備4463801臺套,全部儀器設備資產原值3017.59億元,實驗室面積5369.15萬平方米,近三年來設備資產年均增長 26.69%。截至2015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機構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機構數為1689家,較2014年增長70.7%。表明我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發展質量有所提升。
民營機構成為檢驗檢測服務業增長主力軍
從機構屬性來看,企業類型的檢驗檢測機構18665家,占機構總量59.97%;事業單位類型11853家,占機構總量38.09%;其他法人類型604家,占機構總量1.94%。近三年來,事業單位制檢驗檢測機構的比重分別為42.5%、40.6%、38.1%,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與近年來我國加快推動事業單位分類改革、
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轉企改制的趨勢一致。
從產權性質來看,國有及國有控股15012家,集體控股896家,民營企業12498家,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187家,其他機構2529家。近三年來,民營檢驗檢測機構保持高速增長,數量年均增長超過30%,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7%;外資檢驗檢測機構在華業務發展迅速,2015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7%。這表明,民營機構成為推動檢驗檢測市場發展的生力軍。
檢驗檢測機構“小散弱”現象仍然突出
全國96.2%的檢驗檢測機構從業人數少于100人,平均就業人數為32人,大多屬于小微型企業。全國82%以上的檢驗檢測機構僅在本省區域提供服務,提供全國性服務的機構數量偏少,國際化發展的機構幾乎沒有。此外,國內檢驗檢測市場呈現競爭加劇態勢,近三年來檢驗檢測機構平均出具檢驗
檢測報告的數量減少3.8%,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增幅大于檢驗檢測業務增幅。
檢驗
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將逐步打破制約檢驗檢測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制度藩籬,為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舞臺。*終建立平臺、用戶和合作方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實現現代檢驗檢測服務可持續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