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水質檢測機構的資料
美國并不存在一個官方機構意義上的“美國國家實驗室”,只有獲得國家認可的實驗室。按照美國勞工部下屬的職業安全和健康管理局(OSHA)要求,在工作場合所使用的產品必須經國家認可實驗室(Nationally Recognized Testing Laboratories,簡稱“NTRL”)測試并發證以保證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NSF——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是一家獨立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NSF專致于公共衛生、安全、環境保護領域的標準制訂、產品測試和認證服務工作,是公共衛生與安全領域的權威機構,是美國國家認可的涉及與飲用水接觸的所有裝置、組件和材料的健康影響標準,是當前世界上*嚴苛、權威的標準之一。NSF 簽發的認證被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 和加拿大標準委員會(SCC)所承認。
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159項水質檢測標準。(該機構列入美國國家認可的實驗室。)
美國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分一級規則和二級規則兩部分。一級規則是強制性標準,通過規定*大污染物濃度或處理技術來執行。美國*新國家飲用水水質標準(2001年3月頒布),共列了101項(包括計劃實施的),分為兩部分,一級法規(強制性標準),共86項指標,其中無機物16項,有機物35項,農藥19項,消毒劑及消毒副產物7項,微生物學指標7項,放射性指標4項;二級法規(非強制性標準),用于控制水中對容貌(皮膚、牙齒變色),或對感官(如嗅、味、色)有影響的污染物濃度,共15項(其中銅、氟化物在一級法規中也有),各州可有選擇地采納作為當地強制性標準。
在歐洲人眼里,自來水就是可以直接喝的水,依云瓶裝水在歐洲價格也是普通水平。當前,歐盟1998年出臺《飲用水水質指令》是歐洲各國制訂本國水質標準的主要依據。正因為自來水標準高,歐洲一些環保主義者近年來還發起了喝自來水不喝瓶裝水的運動。
當前,歐盟1998年出臺《飲用水水質指令》是歐洲各國制訂本國水質標準的主要依據。該標準涵蓋水質指標48項,被譽為*嚴格的自來水標準。指令同時明確要求所有歐盟國家對水處理過程使用的材料和化學品建立審批制度,對水質監測指標和頻率提出指導意見。
歐洲各國大都依此出臺自己的國家飲用水技術標準,有的比歐盟標準還高。比如,德國要求自來水衛生標準達到“嬰兒可以直接飲用”的水平。
歐共體(歐盟前身)理事會在1980年對各成員國提出《飲用水水質指令》(80/778/EC),指標比較完整,要求也比較高。該指令成為歐洲各國制訂本國水質標準的主要框架。1991年底,歐盟成員國供水協會對《飲用水水質指令》80/778/EC實施以來的情況作了總結,認為盡管該指令對10年來歐洲飲用水水質的改善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在執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點:未能提供合適的法律架構以應對原水水質的變化,以及生產、輸送飲用水所遇到技術困難;此外,該指令在1975年開始起草,其中的指導思想和水質參數在當時的情況下是適宜的,但沒有將近年來水行業的科技進步納入其中。由此,1995年,歐盟對80/778/EEC進行了修正,1998年11月通過了新指令98/83/EC。指標參數由66項減少至48項(瓶裝水為50項)。新指令更加強調指標值的科學性,與WHO指導標準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