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3 來源:互聯網
指令
?有害物質限用指令() 的生效期限(2006年7月) 已經到來,這是全球電子工業界都知道的事實。指令無疑對環境有益,但對制造商、經銷商和用戶來說,卻是個增加成本和資源的昂貴任務。費用的增加與努力確認和掌控的需求息息相關,并包羅從技術到庫存管理、預測、部件編號管理、信息溝通和文件編制等范疇。
?
庫存預測和管理
預測是一件微妙而復雜的事情,不管是否有新的法律法規的指引。比如利用第三方組裝廠的半導體制造商必須對基板、引線框架和模塑混合物等原材料進行準確的預測。為了確保這種預測的準確性,半導體公司必須了解用戶的需求,包括指令的豁免清單。
?
伴隨著半導體公司新產品的不斷推出,預測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因為大多數新產品都會受到指令的影響。于是由此引發了一個問題如果新產品是在 2006年7月期限之前發布,那么是先制造出符合指令的封裝件,還是先制造出含鉛的產品呢?當然,供應商可以追溯自己的原材料進行預測,但是這樣做更加困難,因為沒有任何現成的歷史數據或現有的用戶群可以作為有效的參考。
?
基板等原材料產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限,這進一步增加了預測和庫存管理的復雜性。如果對這些材料的用量估算過高并且即將達到有效期限,這些材料就要進行重新測試或完全報廢。不管哪一種方式,都會造成制造商在時間和金錢上的資源浪費。反之,如果原材料的估量過低,生產周期便會延長,從而會延長的客戶交付周期。
?
要預測用戶什么時候需要*終符合指令的器件和哪些產品,是*其困難的事,加上受到指令影響的用戶也在以不同的步伐進行過渡,這就使得預測難上加難。假如用戶在沒有通知制造商的情況下突然從標準產品轉向符合指令的器件,特別是在供應商一直制造標準產品以維持該用戶的需求時,制造商的庫存一定會出錯。同樣地,假如用戶改用符合指令器件的步伐不像分銷商預料的那樣快,又或者該用戶得到了豁免,庫存就會擱置在貨架上并*終作為庫存周轉退回給制造商。
?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分銷商和制造商一樣都會嚴防產品庫存過量的問題。過量的庫存牽涉的問題會對未結存貨的天數造成很大困擾,從而增加制造商的庫存成本并有可能削減庫存的帳面價值。而且,一旦資金滯留在錯誤的庫存量上,制造商便難以給用戶制造其他產品了。那么底線在哪里?就是對用戶、分銷商和制造商從含鉛器件轉換到符合指令器件的清晰時間表和計劃,這是準確的庫存預測的關鍵。
?
如果制造商試圖提供符合的器件和標準器件,就需進行更多的部件編號管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給符合元件指定不同的部件編號,部件編號的數量將會增加一倍。一旦制造商決定放棄提供標準器件,獲得指令豁免的用戶就需要尋找新的廠商或改用符合指令的器件。用戶可能擔心可靠性的問題而對轉換猶豫不決。例如,軍事和航空領域的用戶就會擔憂指定純錫材料的可靠性,因為錫須會引起可靠性問題。
?
對分銷商而言,缺乏有關符合以及不符合指令產品的標識標準,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問題。如前所述,有一些供應商在嘗試使用日期代碼或修改版次來對產品進行標識,但問題是這些標識在所有產品系列中也許并不一致。因此,分銷商可能需要根據修改版次而建立龐大的產品系列。
?
無論如何,在沒有工業標準的情況下,分銷商和供應商之間必須進行溝通,交換有關部件編號以及向器件過渡計劃的信息。此外,分銷商也需要對一切庫存(包括標準器件和符合的器件) 進行分類隔離,盡管此舉會增加他們的成本和資源負擔。
?
信息交流和文件編制
為了了解各個制造商如何支持指令的實施,用戶著手制定了問卷并展開調查。由于用戶致力于了解來自許多供貨商對符合指令所提供產品的差異,因此針對用戶特殊要求而制定的定制化產品問卷調查便可提供結果。在信息查詢標準方面缺乏協調性,給供應鏈造成了另一個問題。與相關的支持費用往往受到忽視,編制面向用戶的輔助材料及完成用戶調查可能是一件很昂貴的差事。許多調查都需要符合指令的部件編號,其他調查則需要器件所含物質的詳細信息和每種物質的ppm含量。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