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1-07-06 熱度:
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實施和修訂,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生產的微生物一般菌種特定,對人體無害,而有害微生物種類較多,危害較大,易引發(fā)食品安全事件,由微生物引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占總量的40%,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應主要檢測食品中有害微生物,以保證食品安全。
食品中的微生物有許多種類,有的對人類無害,有的會導致疾病產生,下邊是百檢網小編總結的食品中常見的微生物污染及檢測標準。
1、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
2、霉菌
霉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fā)霉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像蘑菇那樣產生大型的子實體。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3、酵母
酵母是一些單細胞真菌,并非系統(tǒng)演化分類的單元。是子囊菌、擔子菌等幾科單細胞真菌的通稱,一般泛指能發(fā)酵糖類的各種單細胞真菌,有的為致病菌。
4、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病原菌,隸屬于葡萄球菌屬,有“嗜肉菌"的別稱,是革蘭氏陽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許多嚴重感染。
5、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門氏菌屬有的專對人類致病,有的只對動物致病,也有對人和動物都致病。沙門氏菌病是指由各種類型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對人類、家畜以及野生禽獸不同形式的總稱。
微生物污染檢測標準: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shù)測定GB4789.2-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shù)GB478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GB4789.4-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志賀氏菌檢驗GB4789.5-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副溶血性弧菌檢驗GB4789.7-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4789.1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β型溶血性鏈球菌檢驗GB4789.11-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蠟樣芽孢桿菌檢驗GB4789.14-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霉菌和酵母計數(shù)GB4789.15-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乳酸菌檢驗GB4789.35-2016
微生物檢測常用的方法有固體培養(yǎng)基法,液體培養(yǎng)基發(fā)酵法,檢測人員進入無菌室進行檢測工作之前必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必須用消毒液或肥皂洗手消毒,然后在緩沖間更換無菌服、鞋,佩戴帽子、口罩、手套(酒精多次擦拭雙手),避免對樣品造成污染。
百檢網小編結語: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對健康的損害,我們一方面要盡量通過有保障的渠道來購買食物,另一方面購買回來后也要妥善保存。一般來說,家用冰箱冷藏室中的食物盡量在一周內吃完,冷凍室內的食物也不要超過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