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9 來源:互聯網
夏季防曬可以說是必備單品,但是其中有哪些成分你知道嗎?是不是覺得只要購買**防曬就沒有問題?但是近幾年來,各種國際**化妝品頻頻翻車。
?
7月14日,美國某日化巨頭官網發布消息稱,公司自愿向消費者召回旗下的5個系列所有批次的防曬噴霧產品,原因是在內部測試時發現這些產品的樣品中含有致癌物苯。
什么是苯?
?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液體,與甲苯、二甲苯屬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餾或石油的裂解產物。苯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其滲透性非常強,滲入皮膚后,可導致皮膚出現過敏、濕疹、紅腫、癢等癥狀。
?
環境中存在的苯主要源于燃煤煙霧、加油站及汽車尾氣,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苯分為1類致癌物。在我國,苯是化妝品中的禁用物質,在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 (2015年版)》中,已將苯列為“化妝品禁用組分”。
此次苯超標風波中,這一品牌在聲明中強調,“苯不是其產品中的成分。”那么防曬噴霧中的苯從何而來呢?
?
汞超標有兩種情況:污染和非法添加。
?
苯雖然是化妝品禁用物質,但在化妝品或化妝品原料生產過程中,出于技術原因,可能出現污染。如果是金屬汞,應該屬于污染,一般不會有人為添加金屬汞。
但若是無機汞鹽和有機汞超標太多,可能存在非法添加。非法添加汞的目的除了作為防腐劑,主要是快速美白。但據我《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要求,汞在化妝品中的*大檢出限額是≤1mg/kg(眼部化妝品除外,其*大檢出量為0.007%)。
?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曾有研究顯示,防曬霜中的有效化學成分會進入血液,例如此次事件中的苯,因此,對防曬成分進行安全性測試非常重要,避免引起內分泌紊亂、癌癥或其他健康風險。
防曬霜的安全性
?防曬是在化妝品中添加防曬劑,利用防曬劑對紫外線的反射、散射或吸收等原理實現對皮膚的紫外防護的產品。依據不同的原理,主要分為化學防曬和物理防曬。物理防曬是以防曬霜中原子反射陽光,來抵御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而化學防曬則是將紫外線吸收后,并轉化為熱能釋放。
?
據我國2015年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中準許使用的防曬劑有27項,前25中都屬于化學防曬劑,常用的有對甲氧基肉桂酸酯類、樟腦類衍生物、苯并三唑類等,我國批準的物理防曬劑只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鋅2種。
直到如今,基本確定對人體安全且有效的防曬成分只有兩種物理防曬成分,仍有部分防曬劑存在一定的風險系數。
二苯酮-3
?二苯酮-3這種防曬劑可以被皮膚吸收,可能造成接觸過敏或者誘發光過敏。另外它涂抹在皮膚上也有干擾內分泌的可能,安全性存在爭議。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二苯酮-3的使用限量*高是10%,并且需要需在產品標簽上標注“含二苯酮-3”。敏感人群及孕婦慎用。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OMC)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OMC)這一防曬劑使用非常廣泛,是很常見的油溶性UVB防曬劑,吸收波長290-320nm之間,刺激性相對較小,但是可能存在產生類似雌激素的危險。
對氨基苯甲酸
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是一類UVB紫外線吸收劑,對皮膚存在一定刺激性,可能引發光敏感、接觸性皮炎和過敏性濕疹。
水楊酸辛酯
?水楊酸辛酯中帶有共軛π鍵,可以吸收紫外線,因為它相對于其他大多數防曬劑較安全,毒性較小,且廉價,屬于比較常見的一類防曬劑。但它可能存在導致胎兒畸形、流產風險加大等風險。
?
在我國,育發、染發、燙發、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九大類化妝品為特殊用途化妝品,上市前審批、市場監管都比普通化妝品更為嚴格,屬于國家重點監督對象。
根據相關規定,我國化妝品的監管主要是上市前的生產許可、化妝品新原料審批及化妝品的注冊、備案監管,上市后的監督抽檢、風險監測和買家質控等方面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模式。
?
因此防曬產品想要在市場立足,就需要對產品進行安全評估,對風險成分進行檢測,確保達到國家標準安全限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